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工作动态 查看内容

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科教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三

2015-4-7 16:48| 发布者: ggb98| 查看: 660| 评论: 0

摘要:   医院的良性、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而临床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显示学科水平的根本途径,更是培养学科人才、提高学科人才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四川大 ...

  医院的良性、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而临床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显示学科水平的根本途径,更是培养学科人才、提高学科人才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舵”,以人才培养为“帆”的发展战略,坚持临床创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临床创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1.临床创新是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创新型临床科研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强化医疗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以临床科研带动临床技术的发展,以临床新技术催育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培育高素质科研人才。因此,加强临床创新是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临床创新是医院培养和造就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临床科研,医院才能逐步确立和形成学科优势,培养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疗科技人才队伍。要成为优秀的创新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二、华西医院的临床创新研究实践
  1.构建一流临床科研人才队伍
  (1)全球招聘引进一流临床科研人才。通过在Nature杂志发布高端人才招聘广告,主动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联系,全方位引进全球杰出人才,近年来先后引进84人,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临床创新团队。
  (2)建立一支高水平、规模化的动态专兼职科研队伍。形成以课题组长(PI)为核心,以专职科研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博士后、访问学者为主体的专职科研队伍,以及以医务人员、研究生为主体的兼职科研队伍。目前医院专兼职科研人员总数达3200余人。
  (3)“六大人才工程”构建一流临床创新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工程”引进高水平、高潜力的杰出科研人才;通过“医学大师工程”、“杰出人才工程”集中院内优势资源精心孵化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全国主委、副主委等最具影响力的高端人才;通过“骨干人才工程”、“青苗孵化工程”、“优质生源工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后备人才梯队。
  2.积极搭建临床创新科研平台
  (1)加强临床科研基地建设。2003年医院投资5亿元兴建华西医院科技园;2008年建成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2011年建设的天府生命科技园研发楼已投入使用,使华西医院科研基地总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科研设备仪器总价值超过3亿元。科研基地内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医疗信息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另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其他开放实验室40多个,为全院科研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保障。
  (2)构建完整的新药创制产业服务链。依托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中心)、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机构(GLP中心)、国家级猕猴繁育基地(种群规模3000余只)、新药药效评价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从靶点发现、新药筛选、新药研发、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上市后评价等完整的新药创制产业服务链。
  (3)推动临床科研病种数据库及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目前已建立54个临床科研病种数据库;拥有组织、病理、血液/体液三个临床样本资源库,保存石蜡标本100万例,新鲜肿瘤组织标本3万余例。
  3.不断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
  (1)完善以临床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科研奖励、科研业绩认证、职称晋升等方面改变既往以论文、项目、获奖等要素为主的科研评价标准,向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转变,支持和激励科研人才产出高水平的临床创新成果,推动临床科研转化。
  (2)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政策措施。通过综合绩效改革及科研奖励方案,导向基础与临床结合,鼓励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了科研产出的含金量。
  4.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1)设立“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以“做精做强、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医院每年投入人民币1亿元设立学科发展基金,鼓励各学科瞄准全国前沿科学,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2)创新人事管理,促进临床创新。建立编制内聘用、中间层聘用、基本层聘用三个层次的人事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构建“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岗位衔接机制”、“不合格人员退出机制”、“人才选聘机制”四大机制,形成公平竞争、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良性循环体系。
  (3)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建立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整合肿瘤中心、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室、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疾病遗传资源中心等组建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再生医学研究室、移植免疫研究室、血管稳态与重塑研究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等,组建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整合神经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神经疾病研究室、神经发育与代谢研究室、精神医学研究室、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临床磁共振研究中心等,组建脑科学研究中心。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科实力稳步提升,人才队伍逐步优化
  医院现有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2个,居全国之首。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华西医院连续第五次排名全国第二,12个学科进入前五,4个学科名列前三,麻醉学科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14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的全国846家三甲医院中,华西医院院位列综合排行榜榜首,20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排行榜中共14个学科进入前十,5个学科排名前五。
  医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人,青年“千人计划”人才12人,24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150人担任省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
  2.科研成果再上新台阶
  近年医院获准重大或重点课题130余项,牵头的单项大于2000万的项目20余项;2014年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6项;SCI和MEDLINE论文数、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论文数、即年被引用论文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医疗机构之首,每年在Nature、Cell、N Engl J Med、Nature Med、PNAS、BMJ、JAMA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800篇以上,2014年SCI论文总数达1100篇;2014年医院获准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经费2.5亿元。
  近五年授权专利305项,专利实施转化52项,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连续5年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一。自主研发并转让的生物治疗、再生医学产品近60余项,其中10余项上市,转让经费近10亿元。
  尽管华西医院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关怀指导下,科研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原始创新不够,改善临床诊疗效果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多,这是我院未来努力的方向,也需要进一步向兄弟单位学习借鉴。(供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1 13:57 , Processed in 0.0774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