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河南省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摸清需求,为政府决策服务 2013年,河南对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需求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调查医疗卫生机构4001家,卫生技术人员41.5万人。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0.6%,其中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1%。每年我省各类卫生人才需求中,本科以上占63.5%,而医学类专业中本科以上招生数量仅占招生总数的18.1%。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现状、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及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分级诊疗的主要障碍。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有影响力的调研报告,并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建议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多策并举,全面夯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经过反复调研、论证,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意见》,明确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全面实施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九项计划(简称“369工程”),为加快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明确目标,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一)突出全科抓住培。 一是健全机构。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实施意见,将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中级职称晋升、聘用挂钩,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社会学员顺延择业期等做出明确规定,强化了各部门责任。 二是精心组织。在对各地培训需求和基地培训容量进行摸底对接的基础上,印发了招录方案,把国家下达我省的计划定位在基层和全科专业,资助经费对象明确限定本科毕业生,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发挥了“雪中送炭”和引导基层人员积极参加培训的作用。为确保全科专业招录,我们要求每个基地必须培训一定数量的全科医生,社会人员报考仅限全科方向,并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动员基层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全科专业培训,所有招录计划量化分解后下达到基地和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5年我省共招录培训学员3236人,其中,全科专业学员537人,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1520人的总招录计划及400人的全科招生计划。 三是严格管理。提出“严格落实培训内容和标准”等八项规定,并对各基地招录、报到及培训管理等工作定期督导、通报,确保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二)转岗培训全覆盖。 2010年以来,每年安排3000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已累计完成培训12730人,到2015年底将全省1.5万名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全部培训一遍。为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坚持“四统一”(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做到“四个有”(有征文、有竞赛、有评价、有表彰)。培训期间,征集学员论文300多篇,每年表彰一次,依托首都医科大学等机构培训师资1000余人,组建河南省全科医生培训专家巡讲团赴基层巡讲20余次,受众5000多人。 (三)定向培养做“加法”。 2010年以来我省已累计招录2585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900人的招录计划,签约就业地实现了全覆盖。围绕“五率”(即征岗率、报考率、签约率、报到率、就业率)做文章,逐步探索出“需求调查、上报计划、征集岗位、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广泛宣传政策、动员考生报名、现场签订招录协议、高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工作流程。每年由主管委领导带队到有关高校,举行定向就业协议书签字仪式。组织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优秀大学生村官等做先进事迹报告,为优秀学生发放助学金,激发大学生立足农村、服务家乡的豪情壮志。 (四)全科服务有特色。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全科医生服务模式转变,探索签约服务。郑州市在试点基础上于2008年在城区全面推广“片医负责制”,目前已组建“片医”服务团队912个(由全科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等三类人员组成),社区医务人员4646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城区。2014年,郑州市又将“片医”服务模式推广到辖区农村,已有1966个行政村实施了“片医”负责制,全市农村“片医”小组2248个,农村“片医”队伍4500余人,基本实现了“片医”服务城乡全覆盖。每个“片医”小组既能开展急诊急救、常见病诊疗、中医药应用、精神卫生指导,又能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并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片医”模式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加注重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目前,我省正逐步推广郑州“片医”模式的工作经验,焦作、许昌等地的全科服务模式初具规模。信阳、濮阳等地村村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并积极推进全科服务模式。 三、多策并举,全面做好基层卫生人才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基层学历教育。2009-2014年共投入2.3亿元,在全省开展了农村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学历教育工作,一方面资助基层在职医务人员10896人提升了学历层次,其中研究生1082人,本科4271人,专科5543人;另一方面为基层医疗机构招聘专科以上医学毕业生9205人。截至2014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专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26%提高到47%,提高了21个百分点;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60%提高到74%,提高了14个百分点。 二是稳步推进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全省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覆盖率100%,乡镇卫生院由2010年不足40%上升到2014底的71%。基层各类卫生人才培训项目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2014年全省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38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00项,接受继续教育人数达31万,其中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达7万多人次。 三是大胆创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机制。省政府《关于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意见》决定:采取引进培养、在职培训、帮扶支援3种途径,利用6年时间,总投资15亿元,大力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及规范化培训等9项计划。突破了影响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吸引优秀人才安心在基层工作。明确大幅度提升基层专业人员职称晋升比例,允许乡镇卫生院设置正高岗位,对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等实行“县招乡用,县乡联动”的用人机制等。相信通过“369工程”的落实,我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必将实现新的提升。(供稿: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