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设定周期,减少考核次数。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五年规划相对应,以五年为一周期,期初省政府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状,期末进行考核验收,并结合平时督查、重点调查、中期评估、期末验收。在不放松考核工作的同时,减轻了基层负担,让基层集中精力抓好经常性工作。 二、适当精减层级,推进重心下移。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逐级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督促落实,省级通过考核县级工作来完成对市级目标责任制的检查与评估;二是以县级为单位,开展省人口协调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由省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奖励。充分依靠市级,紧紧抓住县级,省市共同指导县级做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 三、突出主体指标,优化考评机制。省“十二五”时期考核以促进人口协调发展为目标,设计了3大类19项指标,其中突出体现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导向。各地针对主体指标,细化目标任务,完善考评与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创新创优,确保期末指标与重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改进方式方法,力求科学公正。在考评工作中主要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与上级评估相结合等方法,广泛应用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并配合邮件调查、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直接访谈党政领导、计生干部、育龄群众,多层次、多范围、多角度的收集数据资料,增强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五、坚持分类指导,强化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各地工作实际与地区差异,在主体指标上确定了不同的指标值,在实地调查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工作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评估,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和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苏南及城区重点调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队伍职业化建设等情况;苏中重点调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队伍建设等情况;苏北重点调查稳定适度生育水平机制建设、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依法行政等情况,突出工作重点与难点工作的落实。(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供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