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徐汇区作为国家级“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区,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各方面资源整合,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努力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升家庭生活质量,促进人人健康、家家幸福。 一、宝山区采用多种方式,做好宣传培训 宝山区顾村镇谭杨村在项目起始阶段认真开展基线调查,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有针对性地提供宣传服务。一是开展实证性课题研究,委托上海市家庭计划指导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宝山区家庭发展生育指导需求调查与服务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提出以“公共服务包”模式,为家庭提供多样化、组合式服务,从而优化资源共享、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二是积极探索家庭健康责任人制度。谭杨村成立了书记、村长牵头的家庭健康责任人队伍,做好培训活动的宣传、培训信息的发布、宣传品的发放等工作,让更多群众了解熟悉项目内容,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在工作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并及时传递给镇工作小组。三是组织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根据项目培训要求,谭杨村项目点围绕家庭保健、科学育儿、养老照护、家庭文化四方面开展系列培训与讲座,举办“诗乡顾村幸福家庭”主题书画展览,诗歌朗诵、书法创作等活动,并结合世界人口日、世界避孕日等,开展各类健康咨询活动。 二、徐汇区利用资源优势,拓展服务内涵 徐汇区以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委为项目试点。一是在项目开展前期认真完成入户调查工作,重点了解家庭的支持性服务需求和保健能力发展需求,确保项目实施有的放矢。二是根据社区家庭发展能力状况和社区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需求,制定科学育儿、家庭保健、养老照护、家庭文化四方面的重点工作方案,分别予以推进。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试点单位广泛开展各类健康促进活动,先后举办了紧急救护培训和实地演练、“一起走进亲子阅读”、“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防治”、“婴幼儿常见疾病及心理行为问题”主题讲座、“欢乐六一”主题亲子活动等。三是有效利用卫生计生合并后的资源优势,持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积极探索“机构服务进社区、社区服务机构化”的医养一体化服务模式。四是引进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江南新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康复护理站,不断推进创新社区养老模式。 通过“新家庭计划”项目的实施,两个试点区有效增强了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能力,使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于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与和谐的家庭关系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卫生计生部门探索新时期“新家庭计划”项目的实施模式及原计生服务队伍和基地的转型。 2015年,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展“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市级项目工作,每个区(县)选择1至2个街道、镇(乡)作为市级项目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升级,以“新家庭计划”项目开展为契机,打造家庭发展新模式。(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供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