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健康要闻 查看内容

分级诊疗势在必行,社会力量强势登场

2015-9-29 12:33| 发布者: BearHuG| 查看: 551| 评论: 0

摘要: 金秋时节,移动医疗领域的第一只独角兽华丽登场,这就是再获近4亿美元投资,廖杰远挂帅、由原来挂号网改名而来的微医集团。这充分证明:即使在所谓的资本寒冬,创新驱动的战车同样可以烧出冬天里的一把熊熊烈火。 ...

    金秋时节,移动医疗领域的第一只独角兽华丽登场,这就是再获近4亿美元投资,廖杰远挂帅、由原来挂号网改名而来的微医集团。这充分证明:即使在所谓的资本寒冬,创新驱动的战车同样可以烧出冬天里的一把熊熊烈火。

    微医集团的发展历史,显示出国内医疗改革的很多困境与机会。中国医界积弊甚多,主管部门多年来推动医改,但实际上却少有改善,而造成国人“看病难”的根源,却并非医疗资源的绝对不足,而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并缺乏竞争机制。

    2014年末,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的状况需要改观”。新医改启动已有七年,但大医院的虹吸效应却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所加剧,分级诊疗,是目前卫生体制改革最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的改革,历来有两种模式:顶层设计和底层创新。事实证明,顶层设计在医改领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医改徘徊多年而少有实际进展,看病难看病贵等顽疾持续恶化,这给民间的创新力量留下了很多的机会与空间。

    微医集团抓住了这个机遇,从医院窗口前移和深入优化医院诊疗流程开始,发展到构建跨区域、跨学科、跨医院的在线医生协作组织,给未来的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夯实了基础,而其目标则始终对准了医疗领域的痛点。

    铺垫多年之后,获得了患者、医生、资本和政府多重认可的微医集团,已发展成为医疗领域不可小觑的重量级选手,作为国家卫计委批准的全国就医指导及健康咨询平台,这辆源于民间、创新驱动的高速战车,将在医改进程和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级诊疗,知易行难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分别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首诊,并在必要时转入专科治疗的过程和模式,其内涵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然而,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只要大医院继续存在虹吸效应,无论政府如何投入,分级诊疗都很难实现。在过去的七年中,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超过四万亿元,其中一部分投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大规模财政投入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巨大的投入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而大医院则持续高速膨胀,形成了对医生、患者和医疗费用的三大虹吸效应,加剧了城乡居民的就医困境。

    以北京为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占比仅在20%左右。医保统筹基金支出中只有12%流向了社区医疗机构,88%则流向了医院。再看英国,90%的门急诊由家庭医生首诊,其中90%以上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完成治疗,98%的门诊处方药由全科医生开出。美国每年12亿人次的就诊量,其中81%则发生在医院外的医生诊所,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我们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个比重也均超过80%。 

    分级诊疗,所有人都表示支持,但现实中却难以推动。政府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主导的分级诊疗进程,在公立医院行政化导致人力资源的大锅饭体制和医保管控无力的情况下,很难产生实质性的改善,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的过程充满暗礁。

重量级选手入场 

    政府的诸多政策难以实质性推进分级诊疗,民间力量则百舸争流,以医生集团和网上问诊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创新力量,争相夺取互联网时代医疗和大健康产业中的机会,其中微医集团的模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结合医生集团和互联网创新于一体,微医集团在短短数年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张,服务已成闭环,并成长为移动医疗领域的重量级选手和业界翘楚,其成功的奥秘,在于其核心发展模式顺应了行业规律。

    中国的公立医院体系弊端积重难返,去行政化必非一日之功,医生的自由执业是未来的必然方向,但当下体制内医生则普遍观望,更有很多缺乏长远目标的组织,借创新之名,行灰色收入合法化之实,这令当今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迷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医疗创业者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如果押注于未来,则今天会很艰难,需要资金和商业模式创新来挺过严冬,并为将来做好准备;而如果押注于当下,则虽然可以坐收实利,而一旦模式固化,未来出路则难有保障。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在2015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指出:包括医生集团在内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医疗服务模式,是中国医改能够成功、整个医疗体系乃至健康产业发展唯一可能成功的机会。

    在医疗领域深耕多年,又获近4亿美元投资的微医集团,在现有全国25个省份1600家重点医院、2800组微医团队的基础上,拥有超过一亿一千万实名注册用户和19万名重点医院专家,可以将平台连接的优质医疗资源迅速向基层下沉。

    微医集团计划用15个月的时间,投入3亿美元巨款,意图连接100万基层医生,再投入1.5亿美元,在全国建设5大区域手术中心,向社会提供线上线下、闭链的医疗和健康保障服务,并将微医平台发展为“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

    重量级选手微医集团的这次爆发,将有可能改写国内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路线图。

政府定目标,市场来实现 

    在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既定目标下,短期内既有医疗体系的利益格局难以打破,整体推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会遇到很大障碍,而与政府的行政化指令相比,如果市场化机构战略明确,模式合理,执行力强,或许更容易先行整合部分优质资源,构建一个利益分配合理、医生动机明确、患者喜闻乐见的分级诊疗体系,微医集团其正在做的,其实就是这件事。

    中国的改革历史显示:很多成功的改革都是从民间创新开始,并最终得到决策层认可而完成的,这种模式更容易绕开传统和保守势力的障碍,不需要在初期过多触动既得利益,故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医疗行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利益格局错综复杂,即使政府希望改革,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相反,市场化创新主体却有可能从局部着眼,在细分领域夯实基础,相当于市场主体在用民间资本帮助政府做了改革的试点,并在局部成功的情况下扩大范围和规模,在微医集团的成长史上,这种模式清晰可见。

    政府定目标,市场来实现,微医集团运用这一模式可谓得心应手。移动医疗领域群雄并起,创新路上深坑遍布,微医集团能够冲出重围,绝非偶然,在利益格局复杂多变的医疗领域创新,只会低头拉车很难成功,而抬头看路又可能错失良机,微医集团对中国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在战略层面的准确把控,对行业资源的高度整合能力,以及其团队优秀的执行力,是其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双重成功和高速发展,并获得市场、政府和资本一致认可的深刻原因。

微医集团在下一盘大棋 

    世界经验证明:医疗服务是一个第三方支付影响力巨大的领域,在致力于“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建设的同时,微医集团还拥有超过200万健康险用户,下一步将推出微医“责任医疗计划”(微医ACO),微医ACO是一种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类似于“美国凯撒医疗集团”的模式,向以家庭为单位的用户提供三级医疗服务、精准健康管理、医疗费用等保障,通过金融、保险等支付和控费等手段,实施和提供管理式医疗服务,并可有效影响医生、医院和患者的行为选择。

    一旦上述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微医集团将很有可能从一个现行医疗体系的协助者的角色,向未来医疗体系的核心运营者转变。这样一个重量级选手的出场和高速发展,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中国的医疗生态,我们将拭目以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14 12:23 , Processed in 0.0974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