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的高峰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专家提示,季节交替,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通风、戒烟、远离污染源,把慢阻肺复发的风险降到最低。 慢阻肺好发于秋冬寒冷季,是世界第四大慢病 据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其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症状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多于中年以后发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据统计,全球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已高达9%~10%。近几年,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却忽视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排在以上3种疾病之后,列为世界第四大慢病。 据悉,该病的症状是不断递进的,从咳嗽、吐痰到呼吸困难,再到憋气和胸闷,最后引起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肺癌等。晚期慢阻肺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喘不上气,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戒烟、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很重要 菏泽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副主任黄彬介绍,慢阻肺患者以常年受到空气污染的吸烟男性为主。“吸烟对呼吸道进行破坏,破坏以后肺功能下降,到达一定程度就容易发作,特别是肺功能低下了以后易感染,形成慢阻肺。”黄彬告诉记者,该病是不可逆的病症,会越来越重,特别是秋冬季节更为严重。所以,慢阻肺的预防尤为重要。 职场中不少男性因吸烟等引起津液耗损,进而损伤了呼吸系统。黄彬表示,预防慢阻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戒烟,因为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戒烟可阻止慢阻肺的发生和进展;其次,对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做好职业防护和劳动保护;减少空气污染,保持居室空气流动,尽量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 “农村燃烧秸秆和生物燃料的现象很常见,所以,要尽量避免接触生物燃料产生的烟雾。”黄彬说。 “很多人把慢阻肺当成老慢支来治疗,会耽误病情。”黄彬表示,一旦出现咳嗽、闷喘等症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夏季和初秋是治疗的好时候 “患者得了慢阻肺之后,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不能食用辛辣的食物,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黄彬介绍,秋季吃水果可以选择梨等水分和维生素C含量较多的,而蔬菜可以选择叶类的蔬菜。另外,患者患病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但不能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对健康也有危害。 黄彬建议,因为慢阻肺最大的危害是反复发作,因此,患者要有一个积极心态,尽量保持 “稳态”。秋冬要预防感冒;夏季和初秋时,患者感觉最舒服,也是康复治疗的好时候。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