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4.19km,用时52分08秒,配速12分08秒,消耗244大卡。”8月11日上午5时28分,山东东营市民张女士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当天早晨的运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运动软件锻炼身体,不过,专家说,软件记录其实并不那么靠谱。 一大早,山东东营市民张女士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准备出门运动。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运动软件,在听到发令声“1、2、3”后准时起步。每行进一公里,软件都会提示并说明她的运动时间、速度。步行4公里后,张女士停下来,并将自己的成绩截图发送到朋友圈。 “以前不爱运动,后来一个朋友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运动成绩单,听她介绍之后觉得挺好玩的,就下载了一个运动软件。”张女士说,据她了解,这类运动软件是通过手机内置的传感器等智能设备计算用户步行、跑步的运动距离和消耗的热量。“很多朋友都在用。”下载软件后,张女士每日坚持运动,“然后到朋友圈晒成绩单,也更有运动的动力和乐趣了。” 和张女士不同,也有不少运动爱好者对该类运动软件“不感冒”。东营市市民田女士坚持每日晨跑,但是手机里从未下载过类似的软件,“朋友圈里很多人在用,也有不少人晒成绩,但我觉得运动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不需要具体计算运动量。” 运动软件真的可以记录运动距离、卡路里吗?使用效果又如何? 山东省东营市一家健身会所的刘教练告诉记者,运动软件记录使用者的运动过程,初衷是鼓励使用者运动锻炼身体,但每个人的体质、运动基础不同,使用效果也因人而异。 刘教练认为,运动软件记录的是使用者的运动量、所消耗卡路里的概数,但是运动量并不是针对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具体设定的。“比如刚开始健身的人,跑步速度、器械重量、每天的运动量都会有具体的建议。”刘教练说,运动软件是属于普通市民的运动方式,只要适度运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节奏,也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为了争排名而过量运动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夏季,运动量过大会导致身体微量元素流失过多,产生虚脱、脱水等症状。”刘教练建议市民,夏季运动要注意适当补水,锻炼身体应选择适宜的天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运动强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