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期算合约期么?能流动么?有发展么?能考研么?”去年4月17日,本版曾刊登《快毕业了 定向生有些忐忑》一文,讲述国家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面对择业、就业的所思所想。今年,首批定向生即将步入工作岗位,他们困惑的问题都有答案了么?定向生又有哪些新期待呢?各接收单位又是怎样想的呢? 这些问题,定向生不必再忐忑 针对此前定向生们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今年5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已作出详细说明。《意见》的出台打消了定向生们的顾虑,让他们能够安心下基层工作。 规培期算合约期么?算! 《意见》提出,免费本科定向生毕业报到后,均须按照相关规定参加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招收录取纳入规培并且合格者,3年规培时间计入6年服务期内。 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临床医师,可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并被授予临床医学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能流动么?县域内可以! 《意见》规定,定向生毕业后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在县域行政范围内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流动。 职业发展有保障么?有! 《意见》说明,主管部门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国家政策,落实定向生有关工资待遇,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定向生,注册全科医师后可提前一年晋升中级职称。职称晋升可放宽外语要求,不对论文作硬性规定,把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因素。在开展或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时,要优先安排定向生。 能考研么?很遗憾,不能! 虽然国家层面没有作出统一规定,但河南省明确提出考研就算是违约,需要退还之前政府支付的培养培用,并缴纳一定的违约金。 尽管绝大多数定向生表达了“一定会履约”的意愿,但也有少数定向生貌似已经下定决心要违约。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到,违约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允许考研怕影响前途、不愿意被限制在全科专业中、基层待遇较差等。 对于未来,定向生有话要说 在国家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即将毕业之际,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工作人员走进郑州大学(河南省定向生委培单位之一),了解他们的现状,倾听他们的心声。 期待参加规范化培训 在对定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中,笔者收集到这些规培期待。“希望能参考东部发达地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安排定向生到更好、更专业的大医院去培训。”“上学期间在医院实习时,老师们都很忙,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管我们,如果规培也是这样,很担心教学效果。我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培考核及反馈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合理安排规培学员的地点和数量,使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三年规培真的很需要,因为医学确实需要更多实践,尤其是现在我们才刚要起步,很期待参加规培。” 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定向生们对于规培期间的待遇都很看重,他们都提出“希望规培期间的待遇能够有所保障”。 期待学有所用、劳有所获 通过整理,定向生们对于今年工作的期待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服务期间能够有合理的工资水平。第二,希望改变以前“专科一统天下”的局面,普及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使全科医生真正发挥作用,有用武之地。第三,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培训机会,最好能安排专家带教,提升自己的临床诊治能力。第四,畅通定向生职称晋升和职务晋升渠道,让他们感觉这5年的本科没有白上,比别人更有优势。第五,服务期满后,能够有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机会。 目前各地都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违约处理办法,但有违约打算的定向生们已是忧虑万分。他们最大的担心是违约后有关部门会用行政力量断了他们的从医路,而他们最希望的是用适当的经济处罚换来行医的机会。 调研中,已经确定违约的一位定向生告诉笔者:“如果政策给机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医生。” ——基层管理者说: 我们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了 河南省周口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赵俊杰: 2010年,我市签约了43名定向生。现在针对你们的就业问题,市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已明确工作职责与流程。近期,我们将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力做好部门协作,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门落实好你们的报到、就业、培训及服务等各环节工作。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卫生局局长王国元: 2010年,我局签约了两名定向生,现在看来当年争取的名额有点少了。你们马上要毕业了,虽然接收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我们将积极主动,首先安排好这两名学生的就业地点,认真落实好各项待遇,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将你们外派到三甲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冯村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马景丽: 对于你的到来,很期待,也很需要。我们会积极向县卫生计生委争取名额,如果能够安排到我们这儿,将是我们单位第一个全日制本科生,我们会尽全力保障你的工资,并帮你安排周转住房等。 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卫生院副院长段小波: 虽然我院目前有十多位医生,但随着医改的推进,日常门诊、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越来越重。如果能把你们派给我院,再经过3年培训,你们一定会帮助我院提升服务能力。真希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到基层就业,逐步缓解基层高素质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来源:健康报 2015年6月25日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