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筛查受冷眼 “平日相同的检查在医院起码也要有三四百元,现在免费检查,还有专车接送,为啥还是不愿来?”这是济南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一个工作人员的困惑。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常见的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5大类癌症,2012年底,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在全国9省份启动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开展5类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山东省作为项目省份之一,于2012-2013年度在济南市启动5万城市居民初筛,对高风险居民安排到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接受免费的临床检查。到2013-2014年,该项活动又加入了青岛。 该项目已经按规划完成,然而项目的组织者和工作人员却有许多感慨:这项对健康大有裨益的筛查项目却并未像“免费听健康讲座”、“免费使用理疗产品”一样受到中老年人的热捧,反而遭到不少冷眼。一位参加筛查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中老年人听到“癌症”就觉得“晦气”,宁可相信自己没病也不愿去医院检查。“走走走,我没病,查这个干什么!”这样生硬的拒绝,上门告知的工作人员不知听过多少遍。 癌症防治,重心在“防” 癌症防治的重心在“防”,在于早诊早治,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进行专业的筛查,这是目前成本更低、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的癌症预防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专家指出,避讳非但不能让人远离癌症,相反更不利于癌症的预防。 据介绍,我国与发达国家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我国目前为30.9%,不及美国的一半,其中很大原因在于公民的防癌意识,尤其是早诊早治意识薄弱。我国高发的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在发达国家预后效果同样不理想。反而是部分预后理想的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差别很大。如前列腺癌在美国的5年生存率达99%,我国仅为50%左右。专家介绍,这类癌症恰恰是可以通过提高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实现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显著提高。 健康保险要定期“出险” 医学专家提醒,无论是癌症患者,患者家属还是健康人群,一定要杜绝对癌症的“超恐惧心理”,切莫讳“癌”忌医。 目前,国内有超过一半的癌症患者发现时就已是中晚期,我省专科的肿瘤医院接诊的癌症患者中超过六成是中晚期患者。让公众接受癌症筛查,形成全社会完善的癌症早诊早治体系,专家认为,不能单纯依靠个人意识的提高。 一位有留学经历的癌症专家告诉记者,自己在美国求学期间,曾连续两年没有去过医院、没使用过医疗保险。两年后,保险公司打电话催促他尽快进行体检,否则就会提升保费。保险公司的这一举动使他很快意识到,对于健康保险来说,“不出险”并不是好事。疾病,即便是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对于社会以及保险公司,体检也能让公众、客户尽早得知可能的疾病,尽早干预,从而减少医疗总体费用支出。搭建癌症早诊早治体系,打造一个包含政府、保险公司、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内的全方位机制非常重要。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