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女,51岁,主任护士,中共党员,科护士长,硕士生导师, 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坚守在急诊急救、危重病护理临床一线工作31年,勤恳敬业,恪尽职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是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济南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山东省重症监护质量控制中心护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现任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科护士长,多年来承担着全市急诊急救,危重病人护理和重大突发意外事故的救治以及各种大型社会活动的现场救护和节假日急诊病人诊治任务。平均每年完成院内急诊急救41631人次,接诊“120”3660人次危重病人抢救1993人次,危重病人监护860余例,重大集体抢救及突发意外事故抢救17起。 常年的急危重症救护工作砺炼和不断学习,成就了她过硬的急诊急救、危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救护经验,并不断掌握危重救护新知识新技术,具有良好的急救组织指挥能力,深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担任全院特殊、重大抢救任务和院外危重、特殊病例抢救护理及指导、会诊工作。多年来经历了各种重大特殊抢救工作,在历次重大突发事故救治中被委以重任,特别是在“济南历城四中特大学生集体中毒救治”、“济南和平路管道煤气爆炸事故救治”、“SARS”救治、甲型H1N1流感防治、“台湾同胞特大交通事故救治”、“济南7.18特大暴雨灾害救治”“汶川地震灾害救治”、山东高速公路特大交通事故救治,济南消防官兵不明气体中毒等救治工作中等特大抢救工作中。作为救治骨干和护士长,身先士卒,积极应战和请战,带领全科护士为抢救病员全力以赴,做到争分夺秒、有效救治,做出突出贡献。多次救治任务均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获得“SARS防治先进管理者”、“7、15”重大交通事故抢救、“7、18特大暴雨救治”突出贡献奖、“7.18”城区特大暴雨救灾防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多年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无数个生死悠关的时刻,无数个生死相争的场面,培养了她特殊的本色,那就是高度的责任,无私的奉献,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每逢节假日第一个值班,每逢特殊重大抢救第一个到场,每逢加班抢救最后一个离开,30多年如一日,心中时刻装着病人,用爱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工作中不断践行着天使的职责,并影响着身边年轻人。“三无病人”的处理是急诊科常遇到的问题,每逢“三无病人”被送入急诊科时,都会带领护士们积极救治,卫生处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送水、送饭,体现出一种无声的爱。 面对生命的救治,除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更重要的是过硬的技术,为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面对繁忙而艰巨的工作,不断克服重重困难,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及时掌握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先后取得了“全国急诊专科护士岗位证书”,“全国危重症护理专科证书”,“全国救护师资证书”。2014年又到新加坡研修学习,业务技能的领先,成为全市危重症护理专业的带头人,被评为“济南市首批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济南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获得泰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历年来,能很好的胜任医院临床教学、专科培训和各大学院护理专业授课任务,定期组织危重疑难护理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能正确解决本专业技术疑难问题。平均每年完成院内护理业务讲座24次,护理教学查房24次,救护知识培训30余次,各院校授课200余学时,带教进修、实习生500余人。2009年作为首批山东省卫生强基工程适宜技术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全省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任务,至今已完成7期培训,受培训人员达1200余人,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16期,2014年承担了济南市卫生系统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160人;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3600余人次。先后获得济南市中心医院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管理者、“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实习教学优秀管理人员”。 注重科室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各种创建工作与科室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支优质团队,抓基础强训练,把团队建设和业务培训作为永恒的主题,为使年轻护士能够胜任各种应急抢救,病情判断和护理,采取各种培训形式提高护士业务能力,每周二、五是雷打不动的专业学习时间。专业知识培训,技能操作训练,疑难病例讨论,护理病人经验交流,危重病的观察识别抢救训练,相邻专业学习,院外进修等方式学习,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大赛等活动,年轻的护士学,年资高的护士依然要学。在科室任何一名护士都可以随时进行专业授课。任何一名护士都要成为专业操作的能手。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要炼就一双会观察病情的火眼金睛。科室内营造了一个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年轻护士不断进步和成长,多名护士先后在全国、省、市护理技能大赛中取得一、二等奖,近10年来为全院各科室培养护士长40余名,赢得全院赞誉。科室获得“省级巾帼文明岗”、“省级青年文明号”、“山东省急诊护理规范化教学基地”、“山东省重症护理两个规范化教学基地”,急诊重症医学专业分别获得山东省重点专业,并获得“学习型妇女组织”荣誉称号。 作为院内护理队伍带头人,于2003年成立了院危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把急救医疗科建为全院重症护理及护理骨干培训基地,承担了全院护理人才培养任务。作为济南市危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承担了省内市县级约160余名急、危重症护理专业人员进修、培训任务,2001年开展了济南市危重症护理专科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于2004年率先开展了山东省危重症护理专科培训及资格认证,至今已举办省市级危重症护理专科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1350人,各期培训班中承担组织和授课任务。共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6项,在各种大型培训项目中承担授课和主持工作,在同行中树立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为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率,积极开展以科研推动护理工作,以科技解决护理难题,带头开展护理科研,先后主研科研课题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济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济南市科技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中主研的科研项目《急救医学新模式新技术的研究》及制作的《现代急救指南》视频教学光盘,于2009年被遴选为山东省卫生强基工程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承担了面向全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并获得“济南市科技兴医工作先进个人” “济南市科技之子”称号。 在科室管理中,严格要求,规范行为,注重细节,营造和谐,把握制度落实,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质量控制,科室设有不同的质量控制小组,如危重症护理组、病房管理组、文书组、安全组、消毒隔离组等等,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另外,这个大团队还分有多个工作小组,组与组之间不断开展各种服务、业务、技能竞赛活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增强了大家努力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积极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动力,工作有了进步,护士长会及时提出表扬,给予鼓励。为激励大家,科室设立各种奖项,如最佳服务奖、最佳技术奖、最佳病历书写奖、最佳沟通奖、最佳新人奖等,作为良好的激励措施。形成了一个比服务、比技术的工作氛围,为年轻护士成长提供良好平台。 2010年5月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带领全体护理人员作为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整体化责任制护理的实施,使护理服务更细致、到位和温馨,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10年成为山东省首批南丁格尔护理志愿者,把优质的护理服务延伸到院外。对患者进行回访,走进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各种护理技术支持和帮助。为了帮助病人康复,对家属进行护理培训和技术指导,使患者在家中得到康复治疗。并利用熟练掌握救护知识和技能的优势,走进社区、学校、部队、安保系统及宾馆服务场所进行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全民应对以意外和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能力。先后到燕山中学、济南市职业学院、平阴县玫瑰镇大站小学、白桥乡乔家小学、济南市金太阳幼儿园、山东交通厅幼儿园等各类院校,对广大师生进行救护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并分别走进济南市特警支队、济南安保大队、天桥防暴大队、四季明湖大酒店等对特警、安保人员和酒店服务人员进行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多次到济南警备区干休所、敬老院进行慰问、护理活动,志愿者护理服务得到各界好评,被十亩园社区居民送以“最漂亮的医生”美称,连续7年联合全国志愿者开展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活动。 2010年被济南市科协推荐为科普大学兼职教师和健康到机关特聘专家,承担了济南市机关、部队、学校、社区等救护技能培训工作,讲座受到科普大学学员和科协领导的赞扬,2011年被评为“社区优秀科普志愿者”。2014年11月获得全国“优秀护理志愿者”先进个人。 多年来不懈的努力,辛勤的工作,赢得了病人和各级领导的关爱和鼓励,先后获得济南市 “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手标兵”;市卫生系统“巾帼十佳女杰”、“护理管理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中心医院“南丁格尔奖”、“优秀护士”、“五四优秀青年”、“优秀教师”等荣誉。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