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讯 家住济南近郊的陈姓老太太年逾80岁,近三个月以来反复上腹部不适,吃完饭就吐,导致老人见饭就害怕。1月31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技术成功为其修补食管裂孔疝,整个手术过程出血不到15毫升,目前病人各项指标稳定,正在进一步观察治疗中。 据了解,陈老太太长时间以来感觉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病”,谁知道近三个月以来病情加重。近日,在家人护送下来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得了“食管裂孔疝”。 为陈老太太手术的普外科主任张始业介绍,正常人胸腔和腹腔之间由一层膈肌分开,食管穿过膈肌的部位原本是密闭的,但由于高龄老人肌肉松弛,膈肌弹性变差,周围“悬挂装置”失效,腹腔内压力增大时就可能导致胃等腹腔内脏器通过食管裂孔“凸”入胸腔而产生“食管裂孔疝”。随着社会老龄化,这种病变得越来越多见。 “针对这种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张主任介绍,“高龄患者手术存在很多困难,针对陈老太太,术前我们做了全面的手术风险评估,制定了周密手术方案,及时果断为陈老太太施行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修补手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张主任进一步说,“我们只要在腹部开4-5个很小切口,即可完成原先要开腹或开胸才能完成的手术,患者术后只留下5—6个‘钥匙孔’样的小疤痕。手术创伤小,修补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这种方法,已经是国际上公认的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后的又一个腹腔镜黄金手术方法。” 此手术在高龄群体中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普外科微创技术全面提升,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