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健康要闻 查看内容

粤科学家发现乳腺癌转移机制

2016-1-22 15:07| 发布者: wolfcub520| 查看: 573| 评论: 0

摘要:   原标题:粤科学家发现乳腺癌转移机制   经过十余年研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团队,解开了关于乳腺癌转移的许多谜团。该团队的“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2015 ...

  原标题:粤科学家发现乳腺癌转移机制

  经过十余年研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团队,解开了关于乳腺癌转移的许多谜团。该团队的“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肿瘤细胞就像一颗种子,要生根发芽就需要合适的‘土壤’,也就是肿瘤微环境。”宋尔卫说,从“种子”因素考虑,研究团队发现,肿瘤干细胞分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的关键步骤。研究发现,仅2%—3%的DNA序列可以编码蛋白质,而其他大部分DNA序列则可产生非编码RNA,后者在过去都被视为“垃圾堆”。宋尔卫团队在所谓的“垃圾堆”找到了“宝藏”。

  宋尔卫团队发现,非编码RNA家族中的小分子RNA(miRNA)let-7具有控制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成瘤能力和转移等特性。基于这一研究,研究团队进一步阐明了多种小分子RNA调控肿瘤细胞耐药、EMT、转移的分子机制和临床价值。这一系列发现,让小分子RNA成为可“对付”肿瘤转移的“靶点”,为RNA干扰治疗奠定了基础。

  既然非编码RNA的作用不容小觑,能否开发与之相关的基因诊断套餐,让乳腺癌患者得到精准治疗?宋尔卫透露,如今他们正和中山大学数学系合作,通过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了一个有10个小分子RNA的检测套餐模型,以期通过预测结果,判断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从而为患者量体裁衣,制订治疗方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14 22:07 , Processed in 0.0805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