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北区卫生计生局以驻区三级医院技术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以打造优质医疗服务环境为重点,在青岛市建立了首个医药安全横向联动机制,创新实施社区团队式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安全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驻区三级医院龙头作用,14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人民医院分别与青岛山大齐鲁医院、青大附院、市中心医疗集团、海慈医疗集团建立了医联体机制,成功实现了专家坐诊、快速转诊、健康课堂等服务。期间,三级医院专家坐诊608人次,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双向转诊2606人,并在2个社区卫生中心试点开展了与市中心医疗集团远程心电会诊,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心电图,5分钟接收中心医疗集团专家心电会诊结果,快速诊疗,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二是创新实施团队式服务。在1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14支由临床医师、公卫医师、社区护师及医技等人员组成的“3+X”全科医生团队,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建立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服务,为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了连续性、综合性的协同健康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提供预约就诊、双向转诊、上门咨询等服务1.2万次。 三是建立医药安全横向联动机制。联合食药部门在青岛市率先建立医药安全横向联动机制,明确联动执法、能力提升、联合宣传等8项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全区医疗机构的人员资质、制度管理、科室布局等23项内容进行了细致检查。期间,累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40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32份,同时,区疾控中心完成了207家口腔诊所和设口腔医疗机构的口腔用水等5大类7项院感指标检验,确保了全区医疗安全。 四是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区财政先后投入750万元,重点加强医疗设施、中医药服务能力及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22所儿童计划免疫温馨数字化门诊,实现全区数字化门诊全覆盖;建设完成11处社区“国医馆”,配备中医类医疗设备205件,为居民提供“治未病”等中医药服务;打造“市北区公共卫生智慧平台”,积极整合卫生计生已有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的设备、人员、物资、药品联网共享,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