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行业的口碑向来不好,医疗事故频发,术后纠纷不断。有槽点就会有爆点。移动互联网的喷薄带动了一批整形App崭露头角,有的做社区,有的做点评,有的做在线预约。垂直深入的O2O形式是否能让整形行业变得更好呢? 
医美市场水很深
整形行业的痼疾由来已久,很多不正规的机构、美容院、微整形工作室和一些没有合法资质的医生混杂其中。近日,央视记者暗访微整形培训机构的新闻再次引发人们对于医美行业安全问题的担忧。学员互相打针,现场售卖来路不明的肉毒素和玻尿酸,5天即可换来“资格证书”。一转身,这些学员们便带着“药品”以“专家”身份流入到全国迅猛增长地医疗美容市场。
与地下黑美容院和非法行医相伴的是“高仿假药”横行,微整形假药的暴利甚至已经超过毒品,央视曾报道,市面上近九成的玻尿酸是假的,小作坊制作的100多元甚至几块的产品就可以随随便便包装成几千元、上万元的国外大牌产品。再加上很多民营整形机构报价不一,过度包装,虚假宣传,欺瞒消费者,整容投诉事件一直层出不穷。
一方面医美行业鱼龙混杂, 另一方面国内医美市场迅猛发展。整形美容以每年30%的增速成为国内第5大消费热点,美容机构市场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500亿元。
整形电商的市场机遇
机遇之下,来者众。2013年,几家医美互联网电商平台先后获得融资,并逐渐成长为整形美容细分垂直市场的新生力量。以新氧为首的一批整形App平分秋色,有的组建自己的线下团队,有的主打“达人分享”,新氧则一心做“安全变美”。
尽管侧重点不一样,但这些闯入风暴口的整形App无一例外改变了传统医美模式。首先,价格透明化。明码标价的产品放到页面上,不会出现看人下菜碟,消费者也可以货比三家。其次,登记医院医生资质。凡是入驻的医院医生,各家平台上都会看到其资质证明。第三,案例分享加点评。几乎每个平台都有社区,内容也大都以亲身体验整形手术为主,想做整形的人可以参考这些丰富的素材做决策。
整形平台不像淘宝、京东等商品平台,消费者所接受到的服务均属于医疗性质的非标准化服务。在价格越来越亲民的同时,怎样给用户提供安全高质的服务,或许应该是几家整形App未来的发展方向。
离靠谱还差多远
如何保证药品的真实可靠,医院医生的资质正规合法,宣传内容真实有效?尽管几家平台都要求医院在注射药品的时候,要当着患者的面开封药品,但如何鉴别假药仍让患者疑虑。对于整形前要检查医院的《医疗执业许可证》、《营业执照》和医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证》,消费者也大都没有意识。那些特别容易煽动女人心的夸大宣传,更是让人措手不及。
据记者了解,新氧美容App最近推出了“新氧绿盾行动”,在首页专门开设了“安全监督“版块,并提供100万专项奖金,邀请所有用户、机构和网友都来监督平台上医院和医生的资质,举报虚假夸大的信息内容和平台上五个品牌玻尿酸(注射用透明质酸)药品真伪。
新氧美容App创始人金星表示:“对于医院医生的约束力,真正有效的来自用户本身。新氧作为一个去中间化的平台,一方面不断提醒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大众点评模式与消费者共同敦促医疗机构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因此新氧一直设立有举报制度,因用户举报而被“下架”的医院和医生也会被全站通报。不过,想要从源头上彻底净化整个行业,光靠新氧一己之力并不够,需要全民参与其中。“
新氧一直以来专心在安全上做功课,先后推出“先行赔付”计划和“100%资质备案可查询、术后跟踪随访、用户法律援助”等计划,但记者仍要提醒消费者,整形作为一种医疗行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概率。因此,消费者一定要多看、多听、多比较,端正自我审美观,不要把整形当儿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