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这一天除了登高赏菊怀念先人,也是敬老爱老的节日,因九月九日有“长久”、“长寿”之意,故为老人节。 九月,同时也意味着严寒的冬天即将来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为寒冬的到来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抵抗力不比年轻人,除了添置冬装,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冬季气温变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血管收缩甚至痉挛,造成血管狭窄,血压升高,使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包括脑、心脏在内的多个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77%的心梗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据统计70%以上的脑卒中也发生在冬季,这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许多人还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严寒冬天会时常感到胸痛、憋气或头晕等。其实,这是人体对天气变化产生的一系列“应急反应”。一些对天气变化比较敏感的人或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症状,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甚至导致猝死。对于老年朋友,平安度过严寒冬季应注意以下五个原则: 控制血压:人体的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而产生较大的波动,尤其是冬季有明显的昼夜波动现象,其大致的规律是,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上升,形成清晨血压高峰。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存在脑中风、心肌梗塞的危险,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 注意保暖:冬季无论是室内室外还是昼夜,均温差较大,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对于生理机能减退、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更需提高警惕。 清淡饮食: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原则。食物的选择要多样、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有所减退,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少,容易发生便秘。经常吃些粗粮、蔬菜水果,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防止便秘的发生。一些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少吃油炸食品,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还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咳嗽,以防回心血量骤增,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加强锻炼:体重超重或肥胖的老年人患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增加,应适当多做户外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并且时常接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可以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此外,锻炼身体要适度、量力而行,要保护好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备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治疗药物。对于冠心病的患者,可随身携带扩张血管药物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高血压患者可家中常备平稳降压药平欣(缬沙坦分散片),肥胖的患者可使用减肥产品舒尔佳(奥利司他胶囊),基本药物是防治疾病的保障。除此之外,一旦出现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适,要及早到医院就医,必要时拨打120,以免耽误病情。(李发余)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