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9月30日讯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支持健康服务业和社会办医发展的措施,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社会办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社会办医数量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413家,其中医院81家,诊所332家;新增社会办医床位5716张,超过了上年度全年新增床位数。在新增的81家社会办医院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29家;床位数在500张以上的4家,100张以上、500张以下的16家,成规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明显增多。
二是社会办医类型日趋多样,社会急需的专业性医院快速发展。在新增社会办医院中,专科医院达到43家,其中,中医医院8家,还有一批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院、医养结合医院、整形美容医院、妇产医院、心理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和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
三是社会办医投资额增加,一批社会资本大型投资项目落地。上半年新增社会办医投资35.07亿元。在新增的81家民营医院中,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有7家,其中淄博市3家,烟台市3家,青岛市1家。岜山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淄博市万杰康复医院床位达到1000张。
四是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加强合作,社办公助政策成效明显。许多三级医院与民营医院合作,通过派出管理、技术团队,迅速提高了民营医院技术水平,使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同质化医疗服务。许多大型上市公司利用我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参与部分国企医院、公立医院重组改制;一些地方探索通过PPP模式发展医疗、康复、医养结合项目,都取得明显进展。五是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增多,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扩大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新上一批口腔、妇产、康复、美容整形、母婴护理、产后修复等合资合作项目,提高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