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领导保障到位。平邑县委、县政府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非常重视,县领导多次听取卫生计生部门的专题汇报,研究治理措施,把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责任目标考核。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也把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纳入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重大事项。针对重点问题,研究治理措施,并制定出台了《平邑县人口计生部门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办法》,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落实”。 二是齐抓共管,联动到位。县卫生计生局、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出生实名登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出生登记管理具体措施,完善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定期沟通、协调和通报出生人口信息,实现了出生实名登记信息的多部门共享。建立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区域协作机制,加大了与周边县市的协作力度,实行邻县界乡镇协作,定期召开区域协调会,积极做好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监测与通报工作,联合查处、打击利用B超跨区域进行鉴定胎儿性别的违法行为,建立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控机制。 三是宣传到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全县各乡镇出动宣传车、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深入乡村进行宣传,县电视台开辟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栏,县、乡、村三级人口学校和婚育新风知识长廊定期刊载生殖保健知识,对广大育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在全县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各村及公共场所张贴标语及《平邑县人民政府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意见》,印发了《致全县“B超”检查员和妇科医务人员的公开信》,向医疗技术人员宣传有关规定,增强他们落实《意见》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拥有B超的医疗机构,在内外环境上,做到了警示标识上墙、相关制度上墙、执业人员基本情况上墙。 四是完善制度,监管到位。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产科技术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孕情跟踪管理,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孕前孕情监测体系,对孕前、孕期、产后3个阶段分别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建立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孕情工作机制。对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实现严格的审批等制度。 五是政策推动,利导到位。县委、县政府出台《平邑县关爱女孩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了“关爱女孩”的 “三大工程”。既:助学工程,卫生计生局、计生协和县妇联联合发起了关爱女孩“一帮一”助学活动,动员各单位及社会各界向贫困女童伸出温暖之手,帮助她们完成学业渡过难关,全县各单位和党员干部累计捐献救助金16万余元,与312名贫困女童结成了“一帮一”长期助学对子。成材工程,卫生计生局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对100多名家庭困难的独女、双女户免费进行技能培训,使她们掌握一门劳动致富本领。脱贫工程,从资金、技术和信息上优先扶持困难女孩家庭,现已为240多个计划生育家庭争取贴息贷款300多万元,助力她们走上致富路。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