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宏生教授为卞如荣做术前检查
大众网讯(记者张晓琦 实习生程传梦)家住商河县孙集镇袁窦村的卞如荣老人是位老党员。解放前,卞如荣是袁窦村的妇女主任,参加过抗日,组织过参军,1947年入党的她,现在已经有68年的党龄了。半个月前卞如荣的白内障更加严重,只有光感,几乎失明。8月13日上午,卞如荣在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接受了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再过一个星期,老人的左眼就能康复完全了。
百岁老人热心奉献,曾因入党与丈夫闹离婚
卞如荣在入党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曾经热情参与过商河县抗日的后勤工作。1945年,在八路军解放商河的时候,卞如荣主动加入到后勤的队伍中来。八路军受伤的时候帮着抬送伤员,平时就帮着八路军洗衣服,纳鞋垫,缝制布衣袜,还积极动员村民们参军,为八路军抗日做着坚实的后盾。
1947年,党组织的负责人找到卞如荣,希望她入党。当时社会还比较保守,认为农村妇女就应该在家里洗衣做饭看孩子,入党后,要经常在晚上和男同志一起开会,所以家里人一般反对妇女入党,村里有好几家因为这个闹离婚的。卞如荣就和丈夫说,如果拦着她入党,她也离婚,无论怎样她一定要入党。丈夫拗不过她,就这样,卞如荣成为了袁窦村第一批入党的女同志。
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是那段记忆却深深刻在了卞如荣老人的脑海里,她经常和自己的子孙后辈讲起当时的故事。卞如荣的孙子袁立和对我们说:“受奶奶这种精神的感染,我们一家人对党的事业都很支持。”现年49岁的袁立德是卞如荣的小孙子,越南战争时,他主动参与到自由反击战的队伍中去。卞如荣的一家人中,更是有5个党员。
老人疾病苦缠身,施尔明医院伸援手
老年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卞如荣老人20年前就被诊断出是白内障,但是当时因为受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并没有立即动手术,而是一直用药物维持。
直到半个月前,因为天气和卞如荣自身身体条件等问题,病情发展,卞如荣的双眼失明,这下才慌了神。了解到卞如荣老人是位老党员,为国家解放和建设事业做过贡献,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主动向老人伸出援手,愿意免费帮助她做眼科手术。
给101岁高龄的老人进行手术,风险比较大,对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手术中的操作技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虑到老人病情复杂且年龄较大,曾为107岁老人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及白内障学组副组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这次亲自担任老人的主刀医生。
毕宏生教授告诉记者,对超高龄患者来说,白内障手术的主要风险在于晶状体核混浊程度和硬度更高,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非常少,角膜周边基质浑浊,加上老人年事已高,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力差,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为降低风险,医院对老人做了全面系统的术前检查,并制订了一套完善的手术方案,手术中派出高资历医护人员专门对老人进行术中护理和监护,保证手术获得成功。
8月13日上午10点33分,毕宏生教授亲自来到卞如荣的病房给她做术前检查,并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之情。11点50左右,卞如荣被推进手术室,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医生们成功完成了卞如荣的白内障手术。现在卞如荣的左眼已完成手术,基本恢复视力,等一个星期以后就完全康复了。
卞如荣的孙子袁立和告诉记者:“等奶奶康复以后,就带她去看今年的阅兵。老人一辈子都没怎么出去过,今年要好好带她看看咱们国家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