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动仪式现场

山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徐爱强讲话

济南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侯廷成讲话

天桥区副区长王芳讲话

参观宝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大众网济南7月3日讯(记者 辛明芮)7月3日,济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在天桥区宝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举办“互联网+” 时代预防接种新模式启动仪式,移动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小豆苗APP正式在全市上线服务。
预防接种是疾病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事关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随着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和新的疫苗推广使用,对预防接种工作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预防接种信息化的创新刻不容缓。
我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国疾控中心王健副书记曾指出:“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应顺应时代发展、人民需要和行政决策要求。在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允许的前提下,在信息技术可支持的基础上,应该允许和鼓励地方创新,开发本地化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模式,向全国推广。”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贾堂宏表示:“信息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卫生事业改革的牛鼻子,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百姓提供优质公卫服务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疾控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机构,可以在构建具有区域特点和具有民生服务特性的信息化模式上做一些探索和尝试”。为此,市疾控中心结合运用“大数据”和“云服务”的理念构架,打造免疫预防工作一二三四模式(一个框架,两类平台,三种方式,四方受益)。手机APP正是将现有常规预防接种服务与最先进的智能手机终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创新的产物。
济南市免疫预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基于“数字疾控、智慧公卫”大框架下,建成服务与管理两个平台,儿童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脑三条渠道享受预约服务。过去家长在带着孩子接种疫苗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一二类疫苗不知道如何选择,排队候种费时费心,经常遗忘漏种等情况。现在,儿童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等多条渠道随时随地查阅孩子以往的接种记录,以及接下来要接种的疫苗详细信息,并根据门诊安排的接种时间随意选择接种时段,优先接种,再也不用排队等候。同时,手机端也会提前智能提醒儿童家长接种疫苗,避免漏种;接种时实时推送注意事项,全程指导家长完成接种,实现了“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的全程覆盖。对于预防接种门诊而言,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发放预约通知单、打电话提醒的单途径、人力管理、公众被动接受服务传统工作模式,转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下的多途径、智慧管理、互动式服务的新模式,旨在提前介入并延长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链条,为儿童的预防接种提供全方位关怀,真正实现儿童疫苗预防接种的移动管理。同时,疾控部门可以时时掌握全市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为针对性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提供了便利。
此项举措是 “互联网+”在预防接种工作领域应用的具体体现,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常规领域中的新常态、新业态和新形态,也是体现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升、便民利民的一大举措,这标志我市正式全面迈进“互联网+”预防接种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