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为了治病,你是不是在过量用药?为了保健,你是不是在乱服营养品?事实上,人们对防病保健有很多曲解和误读。对照下面这几条,看看你有没有走入健康误区? 误区一 阿司匹林能抗癌?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近年,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阿司匹林能预防癌症,一夜间这粒小药片俨然成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万能药”。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专家指出,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长期过量服用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如: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等过敏反应;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引起出血危险。 误区二补钙越多越管用? 全民补钙日渐成时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异。特别是儿童,如果补钙过量,可能导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反而影响正常发育。 专家指出,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0到6个月的婴儿每日钙摄入量需300-400毫克,1-4岁儿童每日需要600-800毫克,4-14岁每日800-1000毫克。成人的钙推荐摄入量为每天不多于2000毫克,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还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等。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能力减退,所以在补钙时要格外注意,剂量宜掌控在每日1200-1500毫克。 误区三维生素就是营养品?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成保健营养品,殊不知服用维生素也要因人而异。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 专家指出,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会引起中毒。比如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综合征,导致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除维生素A外,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