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6月29日讯(
记者 辛明芮)
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时间为6月16日至7月2日,主题是“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
6月29日,根据宣传周活动安排,省卫计委在省疾控中心举办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省卫计委、省食药局、省公安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省疾控中心等多部门和专业机构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参加了开放日活动。
活动介绍了省疾控中心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情况,参观了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疾控中心成立于2003年1月8日。2013年1月,经省编办批复,山东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省疾控中心挂牌成立,是全国第一家由省级编制部门批准成立的评估中心,现有办公用房3.9万平方米,实验室用房1.9万平方米,总固定资产3.6亿元,实验室设备总价值1.5亿元,是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核心技术机构,为全省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
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是省卫生计生委批准的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有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的检验项目27类1337项,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项目22类763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项目5类574项,并具有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检验机构资质等国家和省级各类卫生学评价资质10项,是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技术支撑。
中心开展的食品安全工作主要有:一是受委托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性工作;二是承担食品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工作;三是研究分析食品安全风险趋势和规律,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风险预警建议;四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相关科研和培训工作,是省食安委确定的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核心技术机构;五是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等工作。
近年来,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初步建立。经过近五年的探索,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初步建立起了“省食安办、省卫计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的部门协调机制和统一制定实施监测计划、统一拨付工作经费、统一数据信息报送的“三统一”工作机制。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目前,省疾控中心及17市疾控中心均成立了专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科室,组建起了一支专业性的食品安全工作队伍。我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省疾控中心为龙头,以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临沂、德州等7个区域中心实验室为骨干的实验室监测网络,形成了较完善的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2013年,原山东省卫生厅制定了卫生计生系统省、市、县三级食品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和装备配置标准,指导基层强化实验室设备配置,各市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实验室硬件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力度。省疾控中心充分发挥风险监测工作核心技术机构作用,针对各市监测能力和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组织对各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技术水平。2013年,原省卫生厅组织开展了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提升年活动,促进能力提升。三是推进示范创建工作。2012-2015年期间,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各市风险监测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成效显著。一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食品品种、数量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监测样本量是3820份,采集范围覆盖7市1县;监测样本量逐年增加,2014年监测样本量已达2.4万余份,覆盖全省95%的县区。5年来,我省共监测了17大类、7万余份食品样品,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监测数据,为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指导部门科学监管提供有力依据。二是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进一步深入。每年编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白皮书,基本掌握了我省常见食品中污染物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其变化趋势。同时,充分发挥风险监测的预警作用,对监测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组织专家分析研判,并将结果通报食安办及相关监管部门,为有的放矢地加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初步开展。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挂牌后,依据职责对我省食品中铅、镉、汞、砷、铝等元素污染物、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进行了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监管建议。另外,近期我们开展了全省居民总膳食研究和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完成6市18个县(区)3600户,10800余人的调查,收集到了最新的居民膳食资料,将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