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吃干制、腌制食品的习惯。1400年前北魏孙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记载了腌制泡菜的历史。可以说,吃干制、腌制食品,已成为我们的一种饮食习惯。然而,随着“干制、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易合成致癌物”的认识逐步增强,健康的警钟再次敲响,人们开始追寻健康的密码。 怎么样的吃法,才是健康美味,又营养的呢? 吃了几十年“干货”,难道吃错了? ![]() 以前的苦日子,食物极度匮乏、过季再想买到,堪比登天。买食物只是有钱还不够,还得有粮票;何况是水果蔬菜,更是奢侈品。
![]() 总是难以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怎么办?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干制”的方法,将食品干燥或者脱水,使得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此时,食物的微生物和酶活动,以及害虫引起的质量下降,都可以降低到最低。
![]() “腌制”的最初发明,也是为了保存果蔬,防止食物变质,随着人们逐渐认同,腌制食品独特风味成为了再造风味食品的一种手段。
![]() 事实上,我们平时吃的咸菜、腌肉、火腿、咸鱼,都是当时留下来的典型代表,而这些食物的发生之初,其实都是为了储藏、运输方便,这样放上3个月、小半年的,食物依然不会坏掉,也就有了顿顿吃咸菜,内陆吃咸鱼,过年吃腌肉,冬季吃果脯的传统,并且这个传统一直或多或少的维持至今。 久而久之,对于食品的“干处理”被大家认作是习以为常的饮食通则。 当食品健康、营养成分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吃惊地发现,干处理后的食品,营养被发酵了,口感被异化了,成分被突变了,甚至携带了类似于激素的很多不利于健康的成分,严重者还有“致癌物”。 鲜食时代,来了! ![]()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鲜”,推崇“鲜着吃”的“鲜食主义”生活主张。超市里,18点以后的果蔬会定期打折,买牛奶酸奶总会挑出产时间最近的,割肉买鱼最先问的也是新鲜度。我们更愿意出多一些的价格,也愿意购买尽可能新鲜的食材。吃“鲜”的时代,逐渐离我们越来越近。 ![]() 事实上,“鲜食”与中国古人5000年的生活经验、生活智慧是不谋而合的。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黄明达教授,在“鲜食”领域有很深入的研究。在中国历史中,老祖宗的生活都吃鲜食,吃鲜药,借此达到益寿延年,养生怡情的效果。 真正的高品质食品,都是“鲜食”,因为每个鲜活的生命体中都有着人类不可模拟的作用机制,富有自身的精准营养。只有吃“鲜食”才是味蕾上的真正享受,自然营养的真正体验。 滋补奢侈品,离鲜食营养有多远? ![]()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当我们在不断追逐新鲜果蔬、新鲜肉食的时候,人参、灵芝、海参、虫草、石斛这些传统的名贵进补食材,依然停留在干化处理的过去。干化处理的痛,会折损大量生命所富含的营养成分,造成极大的营养浪费。滋补奢侈品的浪费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浪费。 海参也要鲜着吃!
![]()
以海参为例,海参中对人体大有裨益的营养元素,如海参粗多糖、牛磺酸、18种氨基酸都是水溶性物质。 但是,活海参加工成可以吃的海参,需要经过8道工序——3小时高温水煮、60小时反复泡发、30天腌渍、20天烘干,每个过程都会造成海参营养的大量流失。经过处理后的海参,营养都流失在反复泡煮水中,就好像熬煮的鸡汤,营养都留在汤里。 据科学数据统计,营养流失高达70%。黄教授打趣的比喻,“吃干海参就像是吃海参的干尸,是尸体,而不是它的生命。” 那如何才能吃到高营养的海参? 上品堂——鲜食主义的引领者 ![]() 上品堂,作为鲜食主义的引领者,主张用海参6亿年鲜活生命,滋补人类的健康生命。为了完整锁住鲜活海参的营养成分,上品堂与院士团队合作开创性研发,海参新品类——上品堂鲜食海参。 最大程度地简化繁杂的工序:活参上岸后,直接进行低温熟化,1道工序,1小时完成,全程非水发,完全锁住海参的100%营养,开启海参领域的“鲜食”时代! ![]()
不出意外地,经过5大权威科学机构检测,上品堂鲜食海参比传统海参的营养高出3倍。上品堂鲜食海参中海参粗多糖高出水发海参53倍(海参粗多糖具有抗炎、抗肿瘤,治愈创伤的作用);硒高出10倍(硒具有抗癌作用);牛磺酸高出18倍(牛磺酸具有预防皮肤老化的作用);精氨酸高出5倍(精氨酸具有补肾益精的效果)。 “上品堂鲜食海参”迎合了“鲜食主义”的市场大势,将海参回归到它的自然原生态,回归到健康生命实践,将鲜食生命尽可能完整地传递给人们。从此,引发一场养生保健崇尚回归自然的高潮,也为防治疾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