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开开心心踏青旅游,没想到却被蛇咬伤。18日中午,驴友青青(化名)在被蛇咬伤右手后,被另外一个团队的驴友发现,大家紧急用鞋带捆住了青青的伤手并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紧急送医,目前伤者已脱离危险。 春游登山不慎被蛇咬伤 当天,青青和朋友们跟随一个团队到烟台蓬莱某景区踏青春游,当她在路旁草丛中照相时,惊扰到了草丛中的蝮蛇,被蛇咬伤右手。 这时,另外一个团队的驴友正好路过此处,其中有位驴友经验丰富,立即解下鞋带,在其伤口上方扎紧,以防有毒的血液向身体其他地方扩散。随后,这位驴友又抓起她的手使劲向外挤压毒血。其他驴友紧急联系了在山下的旅游车,迅速将其送往烟台蓬莱405医院。“经过紧急救治,目前这位驴友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整个胳膊都是肿胀的,还得住院治疗一段时间。”青青的朋友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青青所在的团队为其购买了60万元的高额旅游险,其住院费用在医保报销之内。 被蛇咬伤后尽量减少运动 驴友“大地户外”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转暖,外出踏青的市民增多。而春天蛇类结束冬眠,活动日渐频繁。“大地户外”提醒市民遭遇蛇咬时,不要惊慌,避免奔跑、走动让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蛇咬伤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须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切记不可拖延,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被蛇咬伤后,在送医前如果能进行一些必要的紧急处置,对治疗效果会有很大帮助。“当然,预防蛇咬才是关键。”“大地户外”提醒市民,在山间行走,最好穿高帮鞋、戴手套、脚套、绑小腿,再是谨记打草惊蛇,就是一边走一边用拐杖、棍子之类打草,蛇受惊后会自行逃离,相对伤害性不大,“还有,一定不要进入景区道路以外的野地。” 烟台都有哪些毒蛇呢?据烟台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于培湖介绍,烟台本地蛇有七八种,包括蝮蛇、草蛇等,只有蝮蛇是有毒的。“很小的蝮蛇毒性也很大,蝮蛇种类也分好几种,北方的毒性相较于南方弱些,平常爱吃老鼠、小鸡等。”于培湖表示,若是被蝮蛇咬伤必须去医院打蝮蛇血清,被其它蛇咬伤伤口也可能会出现红肿,但都不会致命,用清水处理或是绑扎便可,如果市民想以防万一,也可以到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出门踏青这些事情要注意 俗话说,三月三,蛇出山。市民在踏青时,不仅要防止蛇咬伤,还有其他一些事值得预防。 市急救中心普外科主任王灿说,今年后半冬比较温暖,万物复苏早,蛇出洞也早。“目前中心有两位被蛇咬伤严重的患者。” 王灿说,每年春天过后,他所在科室会接诊不少蛇咬伤患者。目前蛇毒主要有三种———溶血毒,会致人血小板减少,全身流血;神经毒,对神经组织有毒性或破坏性;混合毒,是目前重庆最常见的毒,一般是被蝮蛇咬伤。 除了蛇咬伤,还有毒虫等咬伤,治疗和预防方式都差不多。 支招 外出踏青,可以提前买些药物防范。刘德剂蛇咬、和南通蛇咬都是内服特效药。被蛇咬后最好不要动,用肥皂暂时清理伤口。其次,用绳子、毛巾等把伤口上方扎起来,减缓血液流动,防止毒素扩散。 如果附近有拔火罐的,可以用火罐及时吸出部分血毒。但火罐的使用范围有限,手指脚趾等地方拔不起。一旦被蛇咬伤,还是要尽快到医院。 花粉过敏者中午别出门 眼下油菜花、梨花开了不少。在花海中享受春光,是许多市民假期的首选。不过,现在正是花粉传播时期,要注意防止花粉过敏症发生。建议少到草丛、树林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玩耍,回家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支招 市急救中心皮肤科主任吴音建议,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戴上口罩、手套。中午日晒最强,花粉释放量最多,此时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外出。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花粉不易飘散,尤其是雨后花粉暂时被清洗掉,这时可放心外出。 有过敏体质或患有荨麻疹、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人,尽量少去踏青,避免直接接触各类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植物,防止过敏性皮炎发作。 吃野蘑菇中毒要快催吐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特别是山间田头的野菜、野蘑菇等也开始生长,许多市民喜欢尝鲜、尝野导致中毒悲剧。 支招 120指挥中心特别提醒:鲜艳的菌类和蘑菇一般都毒,颜色比较难看的一般情况下无毒。如果野炊中毒,急救车暂时赶不到,市民一定要及时催吐。催吐方式是,中指往喉咙里抠,刺激咽喉部,尽量多吐。其次是多喝水,再吐。症状重的要及时就医。 爬山别逞强走偏路歪路 市急救中心急诊医生还提醒市民,踏青爬山逞强专门走偏路、歪路的,往往都容易受伤。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最好不好模仿探险。另外,孕妇不是不能爬山,但不能爬得过猛,要注意休息。根据体质不同,有些孕妇不适宜像爬山这类运动,特别是怀孕前期三个月和后期三个月要谨慎。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