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障”专场论坛嘉宾合影 刘倩/摄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盛月)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联合多家机构共同举办“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由人民网·人民健康网主办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障”专场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 【专场嘉宾】 郭渝成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少将(嘉宾主持) 陈啸宏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副主任 程功明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张世平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李滨生 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程 京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宋福兴 中国人保健康党委书记、总裁 姚庆海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 邓 伟 全国政协委员、亿阳集团董事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 甘连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 【观点集锦】 郭渝成:实现全民健康管理,先明确“管什么”和“怎么管” 实现全民健康管理,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开展全民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最终探索形成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的全民健康管理模式。通过试点明确全民健康管理“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 陈啸宏:要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培养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离不开文化的教育和引领。 程功明: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重点在于全面管理、全民健康 实施全人群受益的全民健康管理、全天时监控的全时健康管理、全周期保障的全程健康管理、全方位联动的全面健康管理、全要素管控的全新健康管理。 张世平: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动健康立法 应该尽快出台“健康法”,加快制定和修订与之相配套的,包括老年健康法,还有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障法、社会服务保障法等,能够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障。 李滨生:建立一套有关全民健康的法律体系,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站在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立场,以体现社会主义事业最基本目标之一的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快制定一部保障人民健康的基本法律,全民健康法。 程京:最好的医疗是“治未病” 面对疾病发病人群数长期居高不下,医务工作者应该从源头探究,将关口前移,把重点放在健康管理上。 宋福兴:健康保险将成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在未来,健康保险的需求会逐步释放出来,预计到2020年,健康保险保费规模有望达到7000——10000亿元,将成为与财险、寿险并列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健康保险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姚庆海:将风险管理引入医疗与健康行业 把风险管理引入到医疗管理与健康管理当中,让患者、医院、医生、政府与保险企业形成了和谐的关系。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邓伟:确保食药安全保真溯源很重要 目前我国很多疾病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其中最主要就是“不会吃”,或者吃的不是真正好的东西。所以,抓好食药安全,强推保真溯源非常重要。 甘连舫:加强国民健康意识,积极开展健康培训 加强国民健康意识,积极开展健康培训,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