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学作为近20年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兴生命学科,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和公众关注的热点。3月2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在此间举行的2017年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肠道菌群的破坏可能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这一问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流行,对公共健康、医疗和人类营养学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还应该照顾到在肠道中与我们共生的菌群们,因为它们的存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如此重要。” 王陇德表示,人类消化道中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许多人类疾病都可能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人体中的微生物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体微生物的研究更成为国内外科学家们的新热点问题,肠道微生态与各类关系的研究和交流得到加速,我国不仅参与了欧洲肠道微生态研究计划,而且在国家的863、973项目中间对该领域均有支持。除了对肠道微生物组本身展开的研究之外,人类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饮食药物的使用等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功能,我国与肠道菌群作为微生态调节剂的产业发展也很迅速,各类相关产品众多。 “人体内的正常微生物影响生命的全过程,人的生老病死无一不与细菌和正常菌群相关。微生态失衡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肿瘤、神经性疾病、消化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呼吸道疾病等。”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袁杰利教授指出,微生态演替与饮食环境和互作关系、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和干预机制等都是微生态学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霍军生表示,肠道菌群对肥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疾病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进行中,期望通过肠道菌群的调控,实现代谢性疾病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并得到了内蒙古普泽生物的支持。80多位来自我国微生态学和慢性病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肠道微生态、益生菌与健康”的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一是加强机制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机制研究、人体微生态综合评价方法、诊断标识、治疗靶标和预防标识的研究;二是加强微生态调节剂对人人体健康干预机制研究及产品研制;三是加强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