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市三院在省内第一家引进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且一月内先后成功完成五例复杂手术后,1月15日下午,该“机器人”再次“显威”放大招——该院手术团队在其辅助下,根据病人骶骨变异等不多见解剖特点“量身定做”螺钉植入模拟通道,精准定位,微创植入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另外,同时微创应用INFIX(骨盆内支架)固定骨盆前环,手术仅用一个半小时顺利完成,术中仅需要打开三个1—2厘米的小口,术中出血仅50毫升。 55岁的郝女士,不幸遭遇车祸,造成“颅脑损伤、多根肋骨骨折,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因为是复合伤,伤情严重,尤其是骨盆的损伤内部组织复杂,而郝女士的骨盆前环、后环均损伤严重,骨盆内出血,患者来院时已出现休克状态。经多科室会诊后,当务之急,是要马上纠正骨盆的不稳定状态,纠正失血性休克,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该院骨外二科刘华水主任查看伤情后,立即进行手法复位,且先行简单骨盆支架外固定稳定骨盆环。同时迅速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等,经过一番处理,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入住ICU观察。 通过CT成像发现,该患者的骶Ⅰ椎体变异形似腰椎椎体,未能与下部骶椎完全融合在一起,又加上骨盆的不稳定损伤,这样的话,就为常规使用机器人手术定位植入螺钉增加了难度。 根据患者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术团队精心规划设计,为该患者“量身定做”模拟通道,保证钢钉植入的安全性和精准性,手术仅用一个半小时即宣告成功。通过手术,验证了规划设计的艺术性、巧妙性、精准性和唯一性。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病情凶险,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容易引起出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医生刘华水主任说,针对此例患者,刘主任还介绍,“手术团队在第三代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由原来的骨盆外固定改变成应用INFIX(骨盆内支架)来稳定骨盆的前环,能避免外固定支架固定时存在的针道易感染,日常生活受限等弊端。INFIX(骨盆内支架)固定方法的应用既固定骨盆后环,又稳定了骨盆前环,患者术后短时间就可下床活动,恢复日常生活,省内还没有医生开展这项业务技术,这使得我院在骨盆骨折治疗水平又上新台阶。”(邱少波、康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