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路上,商场里……经常有“陌生人”向他问好。“即便过去了很长时间,但病人仍记得你,那种感觉,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医生徐麟说。 “这份工作做了这么长时间,吸引我的是一种成就感。别人不治的病,我治;别人治不了的病,我尽力治!”近日,记者见到刚刚查完房的徐麟时,他的微笑中带着几分疲惫。 风险:“谈病色变” 徐麟供职的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即宁夏传染病医院。在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传染病诊治岗位上,他已经与传染病“交手”了32载。 “我是毕业分配到这儿的,当时还不太了解这个岗位的性质,等真正站到病房里,才意识到了一点风险。”徐麟说,“你问心里害怕不?我觉得难免会担心。但临床医生非常缺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事情。” 徐麟对于这份工作风险的“不在意”,并没有降低工作本身的危险性。目前,各大医院接诊的患者,其传染病类型大多是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传染,每年都会发生医生被传染的事件。因此,传染病医院往往“留不住”人。 结核病已经让人谈起色变,而近几年新出现的耐药结核病,其危害更甚。“一旦被传染了耐药结核病,很难被治愈。徐医生他们科室承担着全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诊治任务,治疗区域是我们医院最危险的地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医院也陆续接收过一些分配来的大学生,但大多留不住。我这一届,目前就我一个人还在这个岗位。”徐麟说。 执着:“徐麟特色” “徐医生最大的‘特色’就是喜欢给病人垫钱。”医院工作人员开玩笑说。记者提及此事,徐麟很不好意思:“大部分还是会还回来的,那些走了再不回来的人,很少!” 正是因为徐麟的热心肠,让患者张先生感动至今:“钱已经还清了,但徐医生的情谊,我会记一辈子!” 张先生回忆,2012年,他在该医院治疗期间,钱都花完了,因为家在海原不方便凑钱,就想提前出院。徐麟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为他垫付了住院费。“我一直住到彻底康复才出院。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心里暖暖的。”张先生说。 “我就是想着他们大老远跑来一趟不容易,没必要因为这么个事再跑一趟。而且,结核病治疗一定要规律,中断治疗会影响疗效。”徐麟说。 徐麟的另一特色就是“忙”。“每次遇到晚上8点还有病人过来拿药,我们就知道,当天门诊肯定是徐医生坐诊。”该院药房工作人员说。徐麟的门诊已经成医院一大特色。但凡是徐麟坐诊,挂号、收费、药房工作人员都不能准时下班。“一天接诊量120人左右,连站起来放松一下的时间都没有。”徐麟笑着说。这样忙碌的节奏,面对年龄的增长和日渐疲弱的身体状态,徐麟有时会感觉吃不消,“起码有十几年了,我几乎没有准点下班过。” 追求:“小小私心” 高风险、工作量大、压力大,这是徐麟每天都需要经历的。面对陆续离开的助手、学生乃至同事,徐麟说,其实有很多可以调走的机会,家人也希望他换份工作,但他似乎都是听听,从没往心里去。 因为,徐麟有一点“小私心”。 曾经有一位高三学生,经徐麟之手痊愈,考上了大学,并顺利参加工作。现在,这名患者的父亲只要路过该医院,都会到医院看看徐麟,称他是自己全家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谈不上,但是家属的那份心意,让人感动。”类似的事,经常发生在徐麟身上。前几天,徐麟去一家面馆,邻桌吃饭的人看到他,立马走过来打招呼:“徐医生,你不记得我了?我父亲的病是你看好的!” “即便过去了很长时间,但病人仍记得你,那种感觉,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徐麟说。 个人简介: 徐麟,男,1985年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呼吸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结核病诊治三十年,现工作于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一科。 个人擅长:擅长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尤其对结核性脑膜炎复治、难治结核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皮肤、关节、淋巴结结核治疗有独到见解,擅长胸部影像学诊断。 从医经历:1985年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曾在天津公安医院、上海华山医院进修学习。现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宁夏防痨协会理事,宁夏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宁夏防癌学会肺癌委员会委员,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