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昨天刚去森林公园跳舞回来,就发现有点喘不过气来了,给我查下是怎么回事吧……”63岁的赵女士今早来到呼吸科门口,急切地向主治医师询问。11月16日,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于第十五个“世界慢阻肺日”宣传日之际,在门诊楼四楼举行“了解慢阻肺,顺畅呼吸”大型义诊宣教活动,医院院长李金星、副院长孙玉环等人及呼吸科科室相关人员参加活动。义诊活动于上午9:00准时开始,活动前邀请义诊市民进行简单自测,自测内容如下:
1. 你经常咳嗽吗?
2. 你经常咳出粘痰吗?
3. 你在日常活动时是否出现呼吸困难?
4. 你超过40岁了吗?
5. 你吸烟或曾经吸烟吗?
如果您的答案有3个或3个以上答案为“是”,就需要咨询医师,,是否进行一次全面的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为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引起的肺部通气障碍的疾病。由于控烟措施不利、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目前全球已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患病率4%~10%。中国有超过3800万患者,40岁以上人群总患病率高达8.2%(男性12.4%,女性5.1%),每年有100万人死于此病。继肿瘤、脑血管意外、心脏病之后,慢阻肺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据呼吸科主任周传麟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治疗目标的关键就是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绝不能停下治疗的脚步。一旦中断治疗,很可能会引发病情的反复,或者急性加重,进而给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慢阻肺治疗的核心药物是支气管扩张剂,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坚持长期使用来预防急性加重。长期治疗的目的不是根治,而是尽量减少慢阻肺发作,或者让它不发作。
慢性“吸烟咳嗽”是慢阻肺的第一个信号。因此,戒烟是防止慢阻肺和减轻此病进一步恶化的最有效措施。呼吸科主治医师王学亮告诉患者,随着气温的慢阻肺患者容易急性发作。防寒保暖和谨防受凉感冒是慢阻肺患者防止发作的重要措施。另外还要注意口腔和鼻腔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平时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而选择诸如散步、太极拳这一类运动量较平缓的运动方式。
来,用镊子夹住鼻子,另一只手拿着仪器,含住口嘴1公分,嘴角包住不漏气,舌头放在管底下,在1-2个平静的呼吸后,别紧张,然后猛吸一口气,再猛吹出来……”这边,主治医师谢淑奇正在耐心地为患者进行检查。活动现场,医院5名呼吸科专家还为市民关心的慢阻肺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回答,对有疑似慢阻肺症状的市民,专家们在认真询问病史后,对他们进行了免费的肺功能检查,并给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对于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达到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的理想效果,市民纷纷表示非常神奇。现场医护人员还向过往市民免费发放慢阻肺宣传资料,进行慢阻肺常识宣教,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共为近百位市民进行了咨询回复,得到市民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本次大型义诊活动依托“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向慢阻肺患者传递一个积极信号,有效防治可让患者更好生活。目前慢阻肺已经成为市五院呼吸科主要收治病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提出像测血压一样监测肺功能,规范治疗慢阻肺病,早筛查、早防范、早治疗,愿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为患者更加舒畅呼吸提供保障。(孙静 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