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不求回报的爱便是父母队子女的爱,多少父母只要孩子健康平安,付出自己的一切都愿意。以下这对夫妻就是这样的正能量的典范。 一个接一个,4年生了3个 2007年,25岁的庄伟详想趁年轻多努力赚钱,从茂名老家到深圳打工。他在一家工厂给老板开车,给老板开车都是要随叫随到的,常常凌晨一两点还要从床上爬起来去为老板开车。但这一年,他无所畏惧心怀着打工挣钱梦,这一年他还邂逅了爱情。一次回老家,在集市上和一个服装店店员一见钟情,两人迅速相恋结婚生孩子。两年后,大女儿倩倩出生。可他们没想到,半年后倩倩被查出地中海贫血症,他们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卷入了一场“生育大战”。一个又一个的儿子接连出生,4年生了3个。 倩倩的出生本来让全家人都十分欣喜,刚出生时庄伟详天天抱着女儿哄她到深夜。可好景不长,“6个月左右时,脸色明显不对,黄得可怕。跟正常孩子很不一样。”倩倩的妈妈回忆到。后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后,全家都吓了一跳,倩倩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当时她才1岁。 当时没给孩子存自己的脐带血,如今只好寄希望于下一个孩子 在老家,接触过这个病的医生也不多。医生告诉庄伟详,孩子得了这个病养不大,就算能养大也要花很多钱,不管有多少钱都会全花掉。医生说的花钱就是输血,倩倩要活下去只能靠输血保命。然而有担当的他们不轻易说放弃。他们带着女儿辗转到深圳治疗后,医生告诉庄伟详输血并不是长久之计。唯一能彻底治愈的方式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而造血干细胞最好的来源是同胞间的脐带血,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孙媛在“第四届全国脐血应用研讨会”上称“家庭存脐血除了自用,还可以给家庭成员用,同胞之间有1/4的全相合几率,1/2的半相合几率。” 夫妻俩了解到这个情况便马上决定再生一个孩子。当时,他们急忙生了第一个儿子。遗憾的是,第一个儿子的脐带血与倩倩并没有配型成功。 第一个没有配型成功,庄伟详夫妻并没有放弃,妻子说:“就一心想救女儿”,马上又开始准备生第三个孩子来配型。一年后,倩倩的第二个弟弟又出生了。“差不多是一年生一个小孩!”倩倩的妈妈无奈地说。可是,第二个儿子的脐带血仍然没有和倩倩配型成功。庄伟详说:“当时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后来才知道怀孕的时候可以查是否配型。”当时庄伟详在深圳打工挣钱,倩倩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妻子不得不待在家照顾倩倩和两个弟弟。女儿的治疗费用不少,又多了两个儿子要养,夫妻俩不敢再仓促地生第四个孩子。考虑到移植手术越早做越好,停了一年,他们又开始“造人”。 脐带血同胞配型成功率为25%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来源有三种,脐带血最优,由于脐血当中含有大量干细胞,可代替骨髓进行干细胞移植,对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脐血治疗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骨髓配型,异体间配型相合几率,骨髓为15万-20万分之一,脐血干细胞为5万-10万分之一,同胞兄弟姐妹间配型相合的几率则为4分之一以上,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有配型失败的可能。因此,自体脐带血储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脐带血自体自用,无排斥反应,无需配型,关键时候还可以救亲人。 几年的“生育大战”终于迎来配型相合的脐带血 2014年底,他们家迎来了第三个儿子。第三个弟弟的脐带血与倩倩配型全相合,弟弟出生时便将脐带血采集保存到了脐血库,在-196℃的液氮环境下保存了一年多后,在今年6月24日出库,由脐血库的工作人员送达至深圳儿童医院。最小的弟弟跟倩倩很亲,刚出生时倩倩经常抱他。 虽然未来的压力还很大,但手术成功了,这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已是最好的消息。这对80后夫妻,为救女儿而进行的“生育大战”可以画上句号了,未来的挑战还很多,但如此又担当的父母,最艰难困苦的已经过去了,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自存脐带血所赠医疗保险可解决高昂治疗费带来的沉重负担 专家称,相对于有家长为救治患儿再生育来获得脐带血的做法,自存脐血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国内自存脐带血的服务都会附赠一份医疗保险,当使用自存的脐带血移植治疗时,保险理赔可以负担数十万元的移植治疗费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额的移植治疗费用带给患儿家庭的沉重负担。 随着社会公众对脐带血健康保障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为自己的宝宝储存了脐带血,而在几年前,具备超前保障意识的人们尚不多,但最近几年自存脐带血家庭数量大幅上升,脐带血家庭库储存数量的增加,也使得自存脐血自救的案例逐年大幅增加。 据数据统计,2013年-2015年期间,山东省脐血库家庭库累计有13名脐血宝宝不幸被确诊患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类疾病,其中有8名脐血宝宝确诊时间为2015年!幸运的是,这些脐血宝宝每人得到了21-30万元高额医疗赔付金,目前已有多名患者成功通过自体脐带血移植恢复健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