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太谷讯(记者周永明)提起广誉远,外行的人知之甚少,甚至会闹出“龟苓膏”和“龟龄集”有什么区别的尴尬对话;而在医药界,大家都知道广誉远,对广誉远只能仰视,因为其有定坤丹和龟龄集两个国家保密配方和工艺技术。在清宫史册里有详凿的记载,是给皇宫供应成药与保健酒,且经常出现在皇家医案谕旨中,是为富可敌国的晋商把脉的贵族老字号。 7月18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组织的首届网络媒体健康行来到山西省太谷县,走进了位于新建路171号的,有着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实地见证广誉远的“尊德贵生,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和“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古训下恪守诚信自律的企业精神,切实感受百年老店的历久弥新。 参观广誉远。 此行采访得到了广誉远中药副总裁、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佩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柳惠武、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弓建林等企业高管团队的热情接待,王佩义带领健康行队伍参观企业办公楼大楼,并在三楼会议室主要就广誉远五大核心竞争力、品牌文化、特色古法加工工艺、未来发展目标以及下一步发展的战略举措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企业介绍。王佩义自信、自豪而充满悬念的言语,让大家对零距离感受广誉远充满了期待。 王佩义总经理介绍企业情况 在走访参观制作过程中,记者切实体验到了“匠人”技艺的严谨精湛,更感受到了制药人的一种信念和信仰,一种品质和追求。 媒体行记者们首先看到的是姜炭的制作过程:“将干姜放进特制的砂锅内,盖上盖子,用铁丝捆绑牢固。然后在锅外面均匀抹上一层泥巴,被泥巴“包装”后,砂锅像一个个“恐龙蛋化石”,放在一个自制的火炉上,烤制24小时”。而就是这样一个姜炭的制作,和教科书的方法不一样,背后隐藏着的是属于广誉远特有的技艺。 姜炭制作。 “干姜在烤制过程中,火候把握极为关键,需要来回翻砂锅,太过则全部炭化,没有药用价值,不及则不能成炭,无法起到止血功效;如何控制火候,只有凭借多年口传心授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达到精准的炮制要求”,柳惠武告诉记者:“锅上的泥巴是用土层下面见不到阳光的黄土(称:阴土)加上一种特殊的草和成的”。 柳惠武介绍工艺。 而据工作人员介绍:“炒白术则需要取山坡阳面历经风吹日晒的黄土(称:阳土),研细后露天日晒5年,与白术翻炒,使白术至黄棕色,挂土焦香之后才可入药。” 阴土和阳土的用途细分,折射出的是一种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对中药心怀敬畏的一种完美注解。 选择上好的老陈醋,分装在大缸里,放进阳光房。经过3年日晒夜露,20公斤的醋晒成1公斤的醋膏,味道浓郁,状如蜂蜜。这是醋膏的制作过程,醋膏可作为药引子,引药入肝,达到散瘀止痛、疏肝行气的效果,同时可降低其他药材的毒副作用。 醋膏制作。 在闲聊中,弓建林还特意介绍了“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流程:将生地黄洗净,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纯正的黄酒,搅拌均匀,封闭容器;使生地黄将黄酒吸尽,然后进行加热、蒸制;用容器收集蒸制而流出来的熟地汁,蒸至熟地黄发虚发黑为度,取出发黑发虚的熟地黄晒一天;拌入容器收集的熟地汁和黄酒,再蒸一天,取出;再晒一天,如此反复,蒸晒九次,直至“黑如漆、亮如油、甜如蜜、香如怡”才能使用。而保留至今的九蒸九晒技术,为的就是药材的纯正和地道。 像这样繁琐的制作流程,在广誉远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坚持。“药材名贵,就那么一点量;工艺繁琐,过程漫长;正是因为这些,保证了疗效,赢得了赞誉”,王佩义总经理继续说道:“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这是我们广誉远人必须坚守的一份责任”。 古训匾额。 两天时间的沟通和交流,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广誉远人对古训“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和“非义而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辞”的推崇和敬畏,而一辈辈制药人的严谨、自律和传承,担当着中医药文化复兴的使命。而正是这种传承和担当,是广誉远创造辉煌、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中华老字号诚信至上的精神写照。 弓建林介绍广誉远新园区的情况。 广誉远掌门人、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曾经讲过:“世界500强我是绝对不会再做了,即便你今天创造5000亿、1万亿的财富,500年后还会存在吗?我不能肯定。今天的世界500强企业有几家有百年历史的?广誉远能否成为世界500强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它在100年、200年、500年甚至千年后仍在造福中国人的健康事业,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与这样的前景相比。所以我什么事都不干,一门心思做广誉远。我要复兴广誉远,复兴中国中医药文化,让广誉远走向未来500年,甚至更远,这就是我现在想做的”。 建设中的新广誉远。 而郭家学这样定位广誉远的愿景规划,为广誉远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和方向,也为广誉远一直延续的坚守和传承提供了动力,广誉远在路上。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