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工作动态 查看内容

国家卫生计生委5个基层党组织和6名党员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表彰

2016-7-2 01:31| 发布者: 58612| 查看: 674| 评论: 0

摘要:   为了深入推进中央国家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弘扬正气、树立标杆,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决定,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对15 ...

  为了深入推进中央国家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弘扬正气、树立标杆,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决定,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对150名共产党员、80名党务工作者、10名党务工作者标兵、150个基层党组织予以表彰,分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我委5名共产党员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分别是:周长强(人事司干部一处处长)、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魏文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科研处副处长)、李欣(北京医院外科护士长)、唐福林(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原主任);监督中心党办主任贾玉萍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5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分别是:办公厅党总支、财务司党支部、北京医院党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党支部。
  这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委直属机关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的优秀代表,是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典型。委直属机关全体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组织都要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学习先进。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学习优秀党务工作者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党的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学习先进基层党组织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委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
  委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两优一先”表彰为契机,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推进直属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做规矩人 办规矩事
——人事司干部一处处长  周长强

  周长强,现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人事司干部一处处长。他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委党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2013年机构改革期间他承担具体任务,每天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用足“内力”,借助“外力”,使机构改革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坚持先立规矩再办事,牵头组织起草了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办法、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服从服务于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强队伍。积极加强与干部职工的沟通联系,既讲原则,又讲方法,注意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
  做规矩人,办规矩事,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他所在处室被评为机关文明处室,所在党支部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其本人曾获卫生部机关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卫生计生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多次获得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

  2015年12月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八十多岁的中国老人屠呦呦,在瑞典国王手里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上世纪60年代,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氯喹等喹啉类药物产生抗药性,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境地,这是当时头号医学难题。屠呦呦团队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受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 的启发,在极端困难的科研条件下,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解决了青蒿素提取的技术难题。她以身试药,首次将青蒿素用于抗疟临床,证实青蒿素即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这一研究成果随后被应用于疟疾治疗的药物中,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40多年来,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耄耋之年,仍执着于青蒿素类药物的系列化研发。鉴于这一原创性贡献,她于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6月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

 

立足岗位建功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科研处副处长  魏文强

  魏文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长期坚持在高发现场从事肿瘤流行病学及食管癌人群防治研究工作。19年来,先后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我国癌症防治3年行动计划及中长期规划编制等工作。参与完成的“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先后获得教育部、北京市、中华医学科技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食管癌内镜筛查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食管癌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2010年,魏文强受中组部选派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承担援青任务。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他不混、不等、不靠,没有把援青当成是一次镀金,而是真心融入,深深扎根。三年中,他身兼多职,职职不虚,倾尽全力,努力工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真心爱戴,树立了良好的援助干部形象。

 

大爱无疆
——北京医院外科护士长  李欣

  李欣现任北京医院外科护士长,被评为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在临床业务工作中,她总是很早就来到病房,问候科里的患者、同事,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心理状况,对每一个患者的病历资料了然于胸。她从来没有按时下过班,每年累计加班时间达千余小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她作为北京医院外科护理团队的领军人,注重传承医院优秀的护理传统和对护理人员的培养,她风趣幽默的专业讲座,快速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她充分发挥医护、护患之间的纽带作用,在患者、护士、医生之间构建了和谐的就医、工作环境。在护理学术工作中,她时刻关注最新的医学护理发展动态,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担任多个护理学术组织的委员和 《中华护理杂志》审稿专家。
  2014年1月,她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术后仅仅休息了不到一周,就回到了护理岗位上,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平凡的护理工作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

 

仁术兼履 慈厚怀众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原主任  唐福林

  唐福林,北京协和医院著名风湿病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作为一名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始终秉持党性,心系病患,竭尽心智,忠诚奉献,荣获“第一届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在医学研究上,他潜心钻研,成果斐然。他跟随张乃峥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风湿免疫科,率先开展了可溶性核抗原的研制并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抗组蛋白抗体的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法,为药物性狼疮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用赤诚之心服务百姓,真正做到了待患如亲。1989年,他倡导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红斑狼疮病友联谊会。退休十余年来,他仍坚持出门诊,参加学术查房,活跃在临床一线。
  在学科发展上,他甘为人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巧,不遗余力地带领年轻人进步,为我国风湿免疫学科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带领协和风湿免疫科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榜榜首,使我国风湿免疫学日益生辉。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

默默耕耘无愧无悔
——监督中心党办主任  贾玉萍

  贾玉萍同志自2002年担任卫生部(卫生计生委)监督中心党办主任以来,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按照“党性最强、作风最正”的要求,认真做好党务和工青妇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较好地履行了监督中心“勤政廉洁、服务健康”的宗旨,多次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
  贾玉萍同志政治上注重加强理论修养,充分发挥在哲学专业学习研究和在高校从事政治理论教学的优势,在中心党委领导下,运用主题党日活动、讲党课等多种形式抓好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
  工作上身先士卒敢于担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克服孩子年幼的困难,前往余震不断的重灾区,从事饮用水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等方面工作近1个月,多次感冒坚持不回京,较好完成了灾区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作风上求真务实宽厚待人,14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地从事着繁杂细微的党务工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关心职工生活困难,用自己的爱心让职工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和大家身上闪耀发光。

 

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充分融合促发展
——办公厅党总支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承担着综合协调卫生计生政务和机关事务等工作。办公厅党总支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曾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办公厅获“文明司局”等荣誉称号。尤其是党建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为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支成立于2013年6月。三年间学思践悟,努力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党建之路。“管理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从严带队伍,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以常规工作周期表和重点工作调度表为抓手,实行标准化管理。“学习实”。为促进相知相融,每位党员都作了“我与我的岗位”主题演讲;为提高政治觉悟,分12个专题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习教育中打造了“微党课”“联学联建”“午间沙龙”“我来讲业务”“人人接访”等系列品牌。“作风硬”。推行《主体责任清单》《落实八项规定清单》 《三严三实整改清单》 《廉政风险排查清单》 《权责清单》等五个清单管理,每年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洁自律承诺书,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服务好”。创新政务举措提效能,狠抓督查督办促落实,加强调查研究求实效,当好机关运转的守门人和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党建凝聚团队战斗力
——财务司党支部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及其党支部先后荣获委直属机关文明司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项部级以上集体荣誉。
  党支部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位一体”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提升学习型、廉洁型、效率型“三型司局”建设水平。认真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每年组织约12期“卫生计生经济大讲堂”、约20期“我讲一刻钟”,开展“卫生计生政策在基层”调研40余次。以“10个1”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即:司局级干部各讲1次党课,各支委组织1次活动,党小组每月开展1次学习,每位党员有1本学习记录本、作1次主题发言、撰写1篇学习心得,每季度召开1次党员大会,每年召开1次以上组织生活会、1次党建述职评议会、1次民主生活会。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四重监督,“三重一大”事项经办处室首办负责、支部纪检委员履职监督、司领导确认把关、司务会全面审议。以问题为导向、结果为目标,每年开展处室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确保党建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创新特色党建模式
——北京医院党委

  北京医院党委成立于1950年11月。多年来,北京医院党委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创新之路,初步构建了北京医院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主要体现为“一个愿景、一条主线和四个平台”。即:确立“形成与一流中央干部保健基地相匹配的思想与文化动力源”的医院党建工作战略愿景;以党建科学化为主线;集中优质资源建设四个平台——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着力点的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平台,及时把握全局和重点的医院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平台,保证方向和质量的医院党务干部建设平台和适应医院战略规划发展的文化支撑平台。
  注重建章立制工作,制订党内各种规章制度16项;每个党支部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提炼出了具有本支部特色的支部工作法;认真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党委统一印制下发《党支部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联动推进。
  引导和鼓励全体党员争做北京医院“五星党员”,即:重点工作带头者、学术文化践行者、健康中国参与者、正能量传播者、终身学习者,以北京医院特色品牌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具体实践。
  近年来,北京医院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一切为了群众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现有职工近260名,先后有5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所党委下辖11个支部,共有党员208名。
  多年来,所党委注重将党的工作与疾控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开辟“专家谈人生”讲座、“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援非抗埃主题宣传动员系列活动。在发生输入性MERS、输入性寨卡、输入性黄热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党员职工踊跃报名要求深入疫区,全所派出近百人次专家骨干第一时间赶赴疫区,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带领队员圆满完成实验室检测任务。帮助当地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在应对处理工作中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整体实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学雷锋志愿者队,定期到打工子弟学校、天使之家孤残儿童寄养点等开展义务帮扶。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连续6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单位,2015年获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记大功,该所埃博拉病毒青年检测队被评为2014-2015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所党委被评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同心共筑健康梦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党支部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凝聚了国内风湿免疫学科的顶尖团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高度重视党史教育,坚持支部书记、老党员讲党课,帮助青年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支部坚持将基层党建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认真落实“待病人如亲人,待同事如家人”的办院理念,以先进文化助推学科发展,涌现出许多德术兼备的优秀党员,圆满完成了支边扶贫、国家医疗队等各项任务。
  党员以身作则,带领全科成员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科研方面,医院建成全国最大也是唯一的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进步奖。在医疗方面,党员干部带头加班加点,建立并完善了多个专病门诊,诊治了众多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病人,为提高存活率、减少死亡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教学方面,始终重视对来自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使全国各地风湿免疫病诊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风湿免疫科连续6年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风湿病专业第一名,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3 05:10 , Processed in 0.0754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