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卞国平)今年以来,昌乐县红河镇积极深入探索企业计生规范化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流程,使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实现工作单位与户籍地双向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领导体制建设上,实施一体化。成立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成立由招商办、组织、宣传、计生办、派出所、卫生院、教管办、国税、地税等17个部门组成的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企业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工作小组,明确一名副总具体分管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招商办安排一名专职副主任,靠上抓,具体负责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设立办公室。计生办设立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同时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牌子,两个牌子一套人马,配备5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协调这项工作。派驻计生联络员。镇党委政府派驻包企业机关干部,每个联络员联系三处企业,负责计划生育的业务指导与服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计生办,由分管领导任主任,招商办、计生办、派出所、教管办、工商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每月一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解决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协调领导。
在企业自身建设上,做到“四有”。即:有计生主任。每个企业配备一名中专以上学历,年龄40岁以下的女性担任计生主任;有办公服务场所。设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协会办公室等,三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有经费。企业用于计划生育的经费每年不低于1万元。有制度。规范登记建档、双查验证、信息通报、奖惩激励四个制度,使企业计划生育管理从“人管人”到“制度约束人”的转变,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在管理服务模式上,推行“一二四三”。发放一封公开信。向企业职工发放一封公开信,抓好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宣传,提高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严查两个证明。即婚育状况证明、查体证明。严把进厂关和日常管理。职工进厂一个月内要提供出户籍地的婚育状况和计生管理证明,企业给予一次交通往返车票报销;做实四次查体。每季度一次计生办进厂查体、通过信息平台通报职工的计生查体证明,依据证明,做好簿册登记、建好台账,实行计划生育户籍地与公司双向管理。保障三项服务。在流动人口的就医、子女上学和生育服务方面给予常住人口待遇,保证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