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健康要闻 查看内容

健康迎端午 这些养生民俗你知道吗?

2016-6-8 11:39| 发布者: qsq7772| 查看: 515| 评论: 0

摘要:    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有种说法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人们在端午这天要通过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系香囊等多种方式祛病避邪、躲避五毒之害。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端午民俗能为我 ...

   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有种说法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人们在端午这天要通过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系香囊等多种方式祛病避邪、躲避五毒之害。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端午民俗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吧。

   吃糯米粽子 养胃清火

   尽管南北方在粽子的甜咸口味上又站在了“对立阵营”,但毋庸置疑的是,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这背后有什么养生道理吗?事实上,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往往潮热难耐,人们食欲不佳,如果再加上学习、工作“压力山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还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这时吃些粽子,不仅可以健脾养胃,还能清浮火。

   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粽叶一般都用苇叶。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有益健康。而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功效。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

   需要提醒的是,糯米类食物比较难消化,一次不宜多吃,特别是不建议拿粽子当夜宵,免得肠胃不适。端午期间,天气湿热,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炎等传染病易发,若进食后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不适,要警惕是否因不洁饮食导致,特别是胃肠道不适症状较重,或同时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者,要及时就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15 03:26 , Processed in 0.0691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