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医界动态 查看内容

市三院的“爸爸妈妈”“3.18”事件杨家研救护纪实

2016-5-28 01:03| 发布者: wenfengboy| 查看: 540| 评论: 0

摘要:   大众网济南讯(通讯员 康伟)5月12日,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我再一次见到了那个时不时在心里想起的孩子,这时的他已经做完手术,神志清楚,看见我们的到来,愉快地喊着“叔~叔、阿~姨”,看着他的笑脸 ...

  大众网济南讯(通讯员 康伟)5月12日,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我再一次见到了那个时不时在心里想起的孩子,这时的他已经做完手术,神志清楚,看见我们的到来,愉快地喊着“叔~叔、阿~姨”,看着他的笑脸,听着这清脆的叫声,想起之前在监护室见到的那个全身插满管子、奄奄一息的孩子,我这位也做了母亲的人,竟然觉得恍如隔世,这个孩子的生命,是多少人用关怀用爱用一刻不离的守护换回来的……

  时间回到3月18日,济南3男1女撞伤孩子扔绿化带逃跑的新闻在济南这座温吞的城市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民众的愤怒洪水般涌向肇事青年,被肇事车辆撞飞并丢弃在绿化带的7岁男童杨家研的病情紧紧牵动着众人的心。

  小家研被送到市三院时孩子瞳孔放大,一度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来不及唏嘘,“救人”是唯一的念头,急诊科的抢救室里,抢救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休克,抢救室外,孩子家人的哭喊牵动着医护人员的神经,来不及说一句安慰的话,“全力以赴!”经过抢救,孩子的呼吸心跳恢复,做了必要的检查后被转运呼吸机转运到了重症监护室。在这里,ICU的医生护士们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又一轮的救护开始……

  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各种高科技仪器,各种生命管路、各种身怀绝技的“白大褂”,高冷的气质下掩藏着着的是对生命的最崇高的敬意,这里是生命抢救的最后一站,也是新生开始的第一站……

  心电监护、输液、病情观察、翻身、肢体锻炼,除了做好一应必须的治疗护理,为了给小家研更多的家庭般的关爱,监护室的护士们像妈妈一般,每天早上到孩子床边摸摸他的小手,亲切的叫一声“小家研,醒醒啦,太阳公公出来了”,重症医学科的各个医师,每天密切关注着孩子的病情变化,为了降下孩子居高不下的体温,又要尽可能的保护孩子尚在恢复中的大脑功能,医生们用药上反复斟酌,冰毯、擦浴,各种物理降温,为了刺激孩子对周围的反应,监护室的护士妈妈们给他讲熊大熊二的故事,唱孩子喜欢听的歌,为了不让长期卧床影响孩子的肢体活动,肌肉按摩、四肢锻炼,每隔几个小时一次,从不间断……护士长不动声色的给杨家研的妈妈开通了“绿色通道”,允许她在孩子清醒的时刻进监护室陪在孩子身边,给孩子最需要的爱的呼唤,那个心力交瘁的妈妈看到护士们对自己的孩子所做的一切,不自觉得泪流满面,在安慰与被安慰间,一种默契悄悄的建立,“小家研一定会好起来!一定要好起来!”

  在一天一天无微不至的护理、守候和焦急的等待中,小家研身体开始好转,渐渐脱离了呼吸机,心率和体温也开始正常。

  就在那一个温暖的午后,杨家研皱了皱眉后突然睁开了双眼,监护室里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种愉悦的情绪洋溢在每个护士的脸上,空气都似乎松快了些,从此,医生护士们在孩子床前出现的次数更多了。在他清醒的时间,监护室的医生护士们变着花样的给小家研唱歌放音乐、在胶皮手套上画卡通人物、讲故事、做按摩,掰着他的手指一个个的数数“一个学生、两个小学生、三个……”

  ICU的医生护士们常常下了班还守在孩子身边不肯离去,科主任刘浩也是如此,打扫卫生的保洁大姐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悄悄地写了一篇日记,把监护室里医生护士对小家研的关爱记录了下来,写了足足一整页。我们在里面看到了这样的句子“你们知道从昏迷不醒到能说话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现在整整一个月了,在这期间,我们科主任基本上都没回家,白天晚上的为这个小家伙治疗”、“我是保洁员,我早上六点半上班,我们主任就已经出现在病房给他检查,我问他:‘你又没回家啊?’他说:‘小家伙好不了,我回家也睡不着觉啊!’”。管中窥豹,从保洁员朴实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ICU医护人员对小家研的无私的付出和重症医学人对生命的敬意和对职业的执着。

  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小家研的生命体征总体向好,体温不高,血压、心率正常,比起刚入院时,家研的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的指标都有所好转,每天清醒的时间、次数不断增多,在清醒时能够根据医生指令伸出指定数目的手指,在刘主任说“六个小学生时”小家研做出“六”的手势,那个样子让大家都觉得“萌化了”……

  自从他醒来,这帮穿着白大褂的叔叔阿姨们就不停的来“骚扰”他,只要他睁开眼睛,只要他不累,便跟他说话,教他发音,练嘴型,逗他笑,像对待初生婴儿一般,循循善诱。

  守得云开见月明,4月18日、19日,小家研醒来并沉默10多天后,终于开口叫了一声“阿姨”,这一声阿姨,让守护了她一个月的护士阿姨喜极而泣!

  如今,小家研的骨折手术已经做完,神志清醒,记忆已经部分恢复,会跟爸爸妈妈撒娇,有时还会任性耍赖。

  再一次回到市三院是为了做高压氧治疗和系统的康复治疗,促进脑功能及肢体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再一次办入院的这一天,是5月12日,正巧是国际护士节,听说他要回来,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真的像“过节”一样高兴,早早的把一块大蛋糕送到了小家研的床边,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摸摸手摸摸头,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大病初愈一样高兴。ICU靳护士长帮着他办好入院,急诊科护士长把住院的一干事宜安排妥当,ICU的几个医生相继到病房探望了他。

  “那一段时间是你们的帮助和鼓励支撑着我,你们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好,我永远也忘不了,看过那么多医院,回到三院才觉得像回家了一样,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亲人”看到孩子渐渐康复,家研妈妈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医护人员来看望家研,不善言语的她只是不断地说着“家研,叫叔叔,叫阿姨……”

  小家研很听妈妈的话,每次打完招呼都会略带羞涩地笑笑,轻松而灿烂……

  一个多月的生死接力,日夜守护,让小家研看到监护室的叔叔阿姨就像看到“爸爸妈妈”一样亲切,那样放松的笑容,像春日的暖阳,温暖着所有医护人员的心,一个个夜不能寐的夜晚,一天天形影不离的守护,现在终于换回来孩子的生命与健康,不求别的,孩子的笑脸就是这一切付出最好的回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12 02:07 , Processed in 0.0815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