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1日 (记者赵敬菡)3月2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睡眠日”。昨天,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在京举行“2016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提醒公众重视睡眠健康。 在活动上,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教授指出,人的一生中有大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健康是人整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精力恢复、免疫调节、记忆整合、内分泌调控、儿童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所必需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生存质量,睡眠障碍疾病则可以直接损害健康,诱发多种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健康的睡眠?健康睡眠简单讲就是既要有“量”,又要保“质”,睡眠的“量”要合适,“质”更要保证,两者缺一不可。常务副主任委员叶京英教授介绍,“睡不着,睡不好”都是睡眠障碍。比如,引起睡眠质量问题最常见的“打呼噜”就是一个严重的健康杀手。医学研究表明,严重的“打呼噜”可以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的间断性缺氧,在引起机体代谢性障碍的基础上可增大高血压病发病风险2.89倍、脑血管疾病2.13-8倍、心血管疾病1.2-6.9倍,糖尿病2.5倍,且与老年痴呆,心律失常和呼吸疾病慢性病直接相关,患者的6年和8年死亡率明显增高。此外间断性缺氧可造成睡眠过程被反复打断,睡眠片段化,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睡眠呼吸障碍可导致巨大的社会、卫生经济学负担。 如何能够获得健康睡眠,预防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呢?与会专家指出,就个体而言,应当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的“量”。此外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建立侧卧位睡眠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睡眠呼吸障碍的症状都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以外,提高睡眠健康意识,建立对睡眠疾病的正确认识尤为重要,如果症状比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就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为了提高我国公众对睡眠疾病的认识,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数十家医院在3.21睡眠日这天举办大型义诊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睡眠相关疾病的危害与诊疗方式。本次活动得到了飞利浦伟康公司的大力支持。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