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健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山东健康网 医界动态 查看内容

创一流业绩 展巾帼风采热血显真情 作泉城百姓生命的守护者

2016-3-9 11:22| 发布者: lwd919| 查看: 454| 评论: 0

摘要:   宋海静,女,46岁,中共党员,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献血办公室主任、体采科主任,现任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献血服务科科长。先后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 ...

  宋海静,女,46岁,中共党员,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工会副主席、妇委会主任、献血办公室主任、体采科主任,现任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献血服务科科长。先后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市文明办授予“济南好人”荣誉称号,所在科室荣获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和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一、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所在岗位是一面旗帜

  在美丽的泉城济南,有一支常年活跃在街头采血第一线的娘子军队伍,她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真情服务为济南市提供临床供血,用她们的爱心不仅使城市的“血脉”畅通无阻,更让我们的“生命之河”长流不息,她是这支队伍的其中一员。她所在的体采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成绩卓著,先后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和省级“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她管理的采血车以“聚人间真爱,谱巾帼华章”为工作口号,以“树文明形象、创一流服务”为工作目标,用爱心和奉献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深得社会各界好评。

  外出采血工作十分辛苦,从无双休日、节假日,非常疲劳,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下雨下雪,照常出车。尤其是节假日,她放弃与家人一起团圆游玩的时间,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无偿献血的采集工作中。为了顺利完成采血工作,每逢最冷的寒冬或是最热的夏季,她都会想尽一起办法为外采的同志们改善伙食。点点滴滴的关心爱护,使科室的同事们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热情和温暖,增强了科室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责任和信念。她管理的队伍素质好,服务水平高,赢得了广大献血员的好评。在献血员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满意度达100%,每天采血近百人次,无差错事故,服务质量零投诉。

  连续多年放弃公休假,在抗击“非典”、阻断禽流感、挑战严寒高温“季节性”血荒、支援汶川、玉树地震彰显了她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尤其在20158.520161.23抢救患者过程中,她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积极组织人员、紧急调度车辆并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为了保证市民以最快时间内,在最近距离献血救人,她把个人手机向社会公布并热情接听解答疑问电话、调度安排科室人员就近上车采血,为危急危重孕妇保障了血液供应,为泉城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8年来,在市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党委的关怀下,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知识和激情奉献给了济南市无偿献血事业。凭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敬业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她不但自己亲自参与无偿献血,还动员和鼓励自己的亲人、朋友积极参与带头献血用实际行动表明:我是血保人,我率先。在担任体采科主任时,她带领着60余人的团队迎风送暑、披星戴月、冒雨迎雪奋战在采血第一线;摸爬滚打,苦干实干,下农村、到机关、进社区。节假日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她舍小家为大家,走上街头发放材料,耐心细致解答每一个市民的咨询,她视献血者为亲人,每每让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招募模式特色鲜明,献血队伍健康发展

  中心以街头献血为主,企校并举为铺,延伸农村,微博网络献血预约,突出衔接的惠民政策,献血招募与媒体舆论二者合一的亲情联谊等多重模式,是济南献血唱响全国的鲜明特色。宋海静和她的团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批高素质,高品德的泉城爱心人士不断加入到献血队伍的洪流之中,为铸就济南献血精品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血脉畅通无阻,满足全市六区三县一市50余家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血。宋海静和她的团队每年组织几十次多姿多彩的献血活动,每逢元旦、214情人节、35雷锋日、3.8妇女节、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日、10.1《献血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她都带领着她的团队,积极倡议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和联谊,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各方面人士的重视和支持。每年组织召开献血工作座谈会,研究济南市周边县区赶大集,下乡村等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召开各大专院校座谈会,认真听取各大专院校领导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了一支稳定和庞大的无偿献血应急队伍,成立了大学生捐献血小板“爱心精英血库”和凯文、英才等5所大学献血基地。每到血液出现偏型和紧张状况时,应急献血队伍就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针对社会上严重关注的稀有血型应急供血,宋海静从Rh阴性捐血者的联络和建档工作入手。她每年积极筹备召开全市Rh阴性捐血者联谊会,加强与Rh阴性捐血者的联系,每逢生日她都要给捐献者送上短信祝福,或者请他们来单位参观,通过参观学习,献血者了解了献血的含义,对全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意义有了进一步了解。每逢参观者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宋主任就自己掏钱请他们吃饭,使献血者感到了浓浓的家的味道。在她的感召下,一支稳定、亲情的稀有血型应急队伍成立了。招之即来,来之能献的高尚义举,为稀有血型患者的用血和生命安危提供了保障。记得那是--2009年3月19、6月10,为抢救一名Rh阴性AB和一名Rh阴性B型病人大出血需要紧急输血救助。中心紧急调用稀有血型人员档案,多方联系寻找11名稀有血型人员献血。其中一位患者供血6800毫升;另外一名产妇供血11次,供应Rh-A型红细胞34个单位,新鲜血浆6000毫升,冷沉淀50个单位,血小板四个治疗量,至7月中旬产妇痊愈出院,我中心向该产妇供应Rh-A型血液88600毫升,相当于一个人全身血液总量的22倍。

  为了使患者及时用上“救命血”,克服因大学生放假,冬季寒冷,夏季高温,用血量每年递增10%造成的献血紧张局面。宋海静首先打破陈旧的工作模式,果断的把血液库存由过去的15万毫升增加到40万毫升,尝试网络微博预约献血,短信平台告知求助。

  三、科学拓展献血场所,献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宋海静1988年来到血站工作。先后主管全市无偿献血的卡片、档案、献血者返还、宣传、招募、RH(-)稀有血型管理工作。1998101日《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献血工作由有偿献血、计划献血快速转向街头或团体献血。由于时间短,衔接差,那时的泉城根本没有固定采血地点,单位因为每天采血量少,血液供不应求而心急如焚,宋海静作为无偿献血的招募者之一,自感责任重大,考虑到街头献血是无偿献血的主要方式,她有责任和义务去寻找客流量大、献血人数多、又让停车的采血地点为献血分忧解难,她找关系打电话,经常带着采血车到处去试去碰,双休日她四处奔波,考察联系采血地点。凯文、英才等大专院校;英雄山广场、市华联、泉城广场等等,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她坚实的脚印,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最后终于成功设置了泉城广场、华联广场、英雄山采血屋、世贸广场等多个采血地点,并办理了外接电源,很快缓解了用血紧张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她在中心党委的带领下,与一线科室一起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积极开拓泉城广场、华联广场,英雄山献血屋、世贸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建立起献血点,方便广大市民就近献血;建立了五万余人的固定献血者队伍,成立无偿献血大学生“捐献血小板”3个特别分队,启动200余人的市民“献血状元”成分血捐献俱乐部,有效管理400余人的Rh-)稀有血型捐献爱心血库,拓展献血义工队伍。济南市连续7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奖”,献血服务科曾先后获得“三八红旗集体”、 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和省级青年文明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这些荣誉的获得有她和她的团队的无私奉献,更凝聚着宋主任的心血。其本人也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宋海静常说:“给爱心者以爱心,爱的传播才会越传越远。”“献血者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充分表达了宋海静对献血者的真诚和感谢。现在走进济南市血保中心的采血车、献血屋,给人的印象既温暖又温馨。这里不仅配有饮水机、雨伞和小药箱,而且还有待客如宾的血站人。冬天天气凉了,宋海静怕献血者受凉,特意嘱托工作人员为血压计的听筒裹上毛巾;献完血休息时,一杯热腾腾的温水端到你面前……有的献血者表示感谢,宋海静始终说:为你们服务好,既是我们的天职又是我们的责任。

  28年来,她执着的工作激情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血魂”精神。“血魂”是什么,她说:只因我是血保人,我所从事的的职业是高大尚的,是实实在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正能量的传递者也是践行者。确实,她和她的团队在卫计委和中心党委的领导下,用感恩的血魂铸造的辉煌,使济南市的“救命血脉”畅通无阻,不仅是济南人的骄傲,也是无偿献血巾帼不让须眉的荣耀和自豪。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山东卫生信息网

GMT+8, 2025-5-14 19:49 , Processed in 0.0712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山东健康网

© 2001-201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