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脐带血成为公众的热议话题时,也不可避免地深陷传言的困扰。面对这些不靠谱的传言,务必仔细审察,不要“中招”。 目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只适用于10岁以下儿童的需要,因为脐带血的数量有限,每一个产妇的脐带血大概也就是50-80毫升,根本不足以用于成人的治疗。 单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多少体重的患者,根据非血缘还是自体移植、治疗疾病的种类及脐带血细胞数而定。只要细胞数量足够,同样可以用于大体重的患者。 通常概念,非血缘移植因为涉及排斥反应会消耗较多的细胞数,因此移植是需要植入较大数量的细胞数;而自体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较少的细胞数即可植入。冻存的细胞数越多,可应对的公斤体重越大。 2014年11月,来自山东省脐血库的一份脐带血(4个位点相合,有核细胞数为17.22×108)成功植入了一位75kg重的白血病患者体内,目前已顺利出仓。
传言一:
解读:
案例:
传言2:2014年4月,已储存了自体脐带血的白血病患儿“康康”使用异体脐带血移植,使“自体脐带血不能用”的传言甚嚣尘上。 康康的主治医生—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陈静表示,由于该患儿病情复杂,且为幼儿时期发病,考虑是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不适合做自体移植。在综合考虑之后,建议他采取异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谢毅教授称,由于现阶段医学科技无法判断1岁以内患儿的所患疾病是否是胚胎中带来(康康在8个月时被确诊为白血病),而且,有许多白血病没有染色体与基因标志,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确认患者是否是遗传等情况,所以医生只能从临床经验、保证病人最大利益出发,而选择最合适的脐带血移植方式。 5岁的男孩小则在出生时保存了脐带血,2014年年初小则被查出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014年12月11日,小则的脐带血从广东省脐血库中取出由专人护送至上海道培医院,这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于12月12日输入小则体内,帮助小则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
解读:
案例:
专家有言:脐带血远景或可期
浙江大学医学部,儿童血液肿瘤专家汤永民说,移植必须要配型,在配型困难的情况下,利用母体分娩时存储下来的脐带血以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想法在医学界油然而生。运用健康孩子的脐带血为其兄弟及父母治疗相关疾病,其配型的成功率远高于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此自存脐带血对于家人,尤其是有遗传病史的家庭而言,无疑多了一份保障。 浙医二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晓红也表示,虽然脐带血在临床上远未达到大面积使用的程度,但相应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今天的投资或将为未来疾病的治疗带来无限可能。”